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5页 (第2/2页)
行分数综合,再选出比赛的前三名。 ……说白了,这比赛更重视孩子的开放性思维和动手能力,顺便也培养一下亲子关系。在评比环节,评委也不会单一地根据孩子的作品难易来评判高低,也算是给大家在年龄上的不平等上掰回了一局。 主持人介绍完规则后,就进入了构思设计和零件挑选环节,等到别人家的爸妈都开始争先恐后地挑选零件电线和扳手了,宋之深和宋淮这一对父子还杵在空荡荡的工具桌前坐着。 “有想法了吗?” 宋之深问。 宋淮点点头,“大概有个雏形。” “我也是。”宋之深打了个响指,“要不然咱们父子俩私底下来个比赛?我记得你上初中前去你叔叔的实验室,跟着他学过一些工程知识……没忘吧?” 宋淮闻言便笑了笑。 意思就是怎么可能。 “好样的,不愧是我儿子。”宋之深拍拍他的肩膀,“走吧,挑零件去,接下来可就是我们两个人的比赛了。” 宋之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大学时辅修过机械工程类专业,这些丰富的动手经验也为他在南极的考察增添了许多便利。 他一个四十几岁、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和没成年的理科生儿子比赛,按常理来说,确实是有些欺负人了。 但……宋淮偏偏还真不是个普通人。 宋之深去倒了两杯茶,又买了包糖,东逛逛西逛逛,吃点东西再拍拍照,最后拿着大包小包东西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 宋淮坐在工作桌前神情十分专注,正在用老虎钳搅铁丝,宋之深定睛一看,好家伙,旁边还用磁铁做了个□□式的简易发电装置,旁边还装了个试运行的小灯泡,圆滚滚地发着亮光。 宋淮还在捣鼓主体,看不出来他要做什么,只是这架势,要不是材料不充足,估计他还能把木板和电锯拉出来锯个底座。 时间还有近两个小时,宋之深撸起袖子,也打算动工了,开始前他又瞄了一眼宋淮手里的长柄,总觉得中间镶嵌的黑色小圆点十分眼熟。 看了大半天,他终于忍不住问了。 “那个是什么?” 宋淮顿了顿,从专注的工作中回过神来,顺着宋之深的目光看过去,哦了一声,解释说:“那个是摄像头。” “……微摄?” 宋之深回忆了一下,“我刚才在零件区没看到摄像头?” “也不算。”宋淮拿起手机,露出背面被卸掉的小正方形,自然地说,“我把手机后摄给拆了,刚才试了一下,调一调估计还能搞个超广角摄影,虽然达不到专业相机的分辨率和全画幅标准,但是也够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