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7页 (第1/3页)
夏滟滟提着剩下的一个箱子也往上走,遇到楼梯口往下走的邻居,就乖巧的喊一声叔叔阿姨。夏滟滟她们家住的是职工宿舍,这边的邻居都是认识的。赵梅女士和夏景辉先生是纺织厂的老工人了,这套房子也是当时盖职工宿舍的时候花钱顶份子买下来的。 好在当时花了钱的,不像别人家是拿工龄分的,产权不属于自己。要不然,赵梅女士当年生小二子的时候,房子就会被收走了。不过,也是这个原因,厂里把赵梅女士给辞了,理由就是不支持计划生育。 好在赵梅女士是个灵活的人,厂里不留自己,自己就自己想招儿。虽说九几年的生意没有八几年好做,但是最起码能赚点零花钱。赵梅女士没有什么好的手艺,就托人找关系,租了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小店铺,弄成了一个小超市,现在生意也还不错,前两年还扩大了一些呢。 你爸也快到退休的年纪了,还老是不听我的,往外跑。最近还一门心思想着学驾驶,要开小车。你说这人,我说买个货车,还能帮我装装货什么的,还省得我请车的钱了。可这个倔老头就是不听我的,非要买小车。这驾照还没拿到呢,就为了这点事儿,跟我吵了起来,你说说 赵梅女士刚帮夏滟滟把东西提进门,就开始絮絮叨叨的告状,意思就是让女儿一会儿一定要帮自己,打消他爸不切实际的念头。 夏滟滟笑着说:妈,爸不愿意开货车,你就同意了呗。再说了,回头去爷爷他们那边,开个小车不是特有面儿么?她可是知道自家老妈的,最爱的就是面子,能在妯娌几个中间出点风头,她咬着牙也是乐意的。 夏滟滟的爷爷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夏爸是老二,在纺织厂做个小工人。老大叫夏景阳,在老家种地,养着夏滟滟的爷爷奶奶。小叔夏景航,在市里做个小gān部。还有一个姑姑,嫁的比较好,在夏滟滟上学的城市里开了几个玉器古玩店。 夏滟滟家在大家族里算是混的最差的,大伯家虽然在老家种地,但是大伯头脑比较灵活,村里的风景什么的也比较好,村gān部组织办农家乐,大伯是第一个加入的。后来效果出来之后,大伯一家是赚的最多的,大伯母之前本来是妯娌几个当中最苦的,现在翻身了之后,每天昂着头,买了各种的金子往身上带,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钱。大伯家只有一个儿子,叫夏俊文,比夏滟滟大了两岁。 小叔更别说,他待的部门虽然不是油水足的部门,但也不是什么清水衙门,每年别人送上来的孝敬就已经很多了。更别提小婶婶是市里重点高中的老师,家里去送礼的也不少。小婶婶家生的是个双胞胎,哥哥夏俊睿,meimei夏蕊蕊,两个人比夏滟滟小了一岁,目前在外地念大学。 至于嫁出去的姑姑夏曼灵,在大城市里面开了好几个玉器古玩店,那就更加不是夏滟滟家能够比的了。姑姑生了两个,都是女儿,目前还在奋斗,看能不能高龄生子。 本来一开始,还有大伯母打底,赵梅女士还没有那么的苦bī。后来,大伯家也抖起来了,每次回老家过年,夏爸被忽略的就更彻底了,弄得赵梅女士气的不行,还没有什么办法。好在拼孩子方面,赵梅女士还是有优势的,夏滟滟的学习成绩不错,弟弟夏俊良的学习成绩也还好。不像夏俊文和夏俊睿的成绩那么的差。 夏俊文是天生不爱学习,夏俊睿则是小婶婶管的太严,叛逆心理上来,就更加的不愿意学了。 行了,行了,就知道帮你爸。算了,随他去吧!赵梅叹了一口气,把夏滟滟的拖鞋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