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页 (第1/2页)
他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知道自己需要兵权,需要人手,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抓到兵权,培养人手。 伏寿的一番话让他茅塞顿开。制衡之道,帝王之术,三方势力互相争斗,自己坐山观虎斗!这才是他应该走的道路! “卿所言甚是,之前朕是cao之过急,才害了伏公!”刘协握着伏寿的手,“今日爱卿所言,振聋发聩。日后朕若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爱卿直谏。” 第二天,刘协就将从小跟着自己的太监、如今被封为中常侍的段符叫到跟前,让他在宫中寻找一些机灵的宦官以备使用。 段符心中暗喜。他在宫中日久,对十常侍的威风亲眼目睹,只是后来何进、袁绍诛杀宦官,几乎将宫中所有宦官杀了个干净,他幸亏是跟着刘协,才不曾罹难。 如今陛下身处困境,又想起了他们这些宦官,便是他们翻身的机会到了。 楚天舒见刘协身体好转,便去向他辞行,准备和谢鲲一起返回永宁。刘协苦苦挽留,甚至亲自起身抓着楚天舒的衣袖不让她走:“姑姑和姑父若是走了,这洛阳城朕又能交给谁?” 和董卓、王允、徐荣等人相比,谢鲲夫妻几次退让离开的姿态,已经让刘协对于他们的警惕降低了很多。 楚天舒看着这个好像一直在努力成长的小皇帝:“听说陛下意欲重新重用宦官?” 刘协的表情有点尴尬,却还是点了点头。 “我并不想对陛下的选择做什么干涉或者评价,只是想问问陛下是不是想清楚了。”楚天舒觉得,站在刘协的立场上,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难理解。 皇帝是孤独的,而现在的刘协除了孤独,还很无力。他年龄太小,并没有一个父亲教导他,给他准备储备人才,所以现在手中根本无人可用。 而东汉中后期,好几个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太后临朝听政,随之而来的就是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之后,已经习惯了掌握权力的外戚没有一个能够自觉地交还权力的,窦宪、梁冀等人都是如此。 在面对这种外戚的强权时,士族却很少有人站出来与之对抗,支持皇帝。绝大多数的士族选择沉默,甚至依附外戚——比如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就是依附窦宪的。 因为外戚专权仍旧需要各种人才,士族仍旧能够通过正常途径做官,他们的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大侵犯,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和外戚争一个鱼死网破。 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和外戚对抗,帮助东汉皇帝夺回权力的,只有宦官。而且事实上,这些宦官也很厉害,多次以弱胜强,扳倒外戚。汉和帝、汉顺帝、汉桓帝都是靠着宦官从外戚手中抢回了政权的。 如今刘协无奈,也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