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4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0节 (第6/6页)

“三·一”起义中被杀害的就有近8千人,受伤的1万6千多人,还有大批人被投入监狱,活活折磨致死。而根据民国调查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这几组数字至少要翻四五倍,才是真实的死亡数目。

    日本侵略者还采取种种卑劣手段,收买亲日派、卖国贼,从内部分化瓦解朝鲜的民族独立运动。到1919年四月底,因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和日本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三·一”运动遭到了失败。

    这时逃到中国东北奉天的朝鲜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组织起了一个以李承晚为“临时大总统”的“流亡政府”,公然投向了民国的怀抱,请求东北军区总司令李济深出兵朝鲜半岛,帮助朝鲜驱赶日本殖民地。

    李济深随是领兵在外的一方大将,但是民国自李汉掌权以来一直致力于控制跟削减军方高层将领变国家武装为私军的矛头。因此李济深虽然执掌东北军区多年,在东北军区影响力一时无两,也不敢有逾越之举。他将李承晚的请求上报西安,4月27日,经过西安几日的商讨后,最终一封决定了李承晚跟朝鲜半岛命运的电报拍到了奉天。

    电报很短,内容也没有几个字,但却令李承晚等所谓‘朝鲜流亡政府’大为欢喜,你道为何,原来那封电报之上只有这么几个字,“用军列速送李等入京!”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七百章 矛盾激化7

    何为军列,乃是利用火车运送部队装备、油料、给养及人员的军事专用列车。在中国属于军事设施,一般不但沿线都有重兵巡逻保护,一旦遭遇破坏等同于叛国跟向中国宣战,可见李汉跟中国高层,对于李承晚他们的看法有了彻底的变化。

    李承晚,1875年3月26日生于黄海道平山郡,早年受传统教育,1894年进入美国教会办的培材学堂读书,翌年毕业,随后任培材学堂英语教员。1896年与人合组独立俱乐部,从事启蒙运动。1898年被捕后被判处死刑,后来减为无期徒刑。1904年获释,同年冬去美国。1905年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1908年在哈佛大学读完硕士课程。191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后一度在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后任中学校长。

    1912年再次去美国进行抗日独立活动,但因欧战的爆发,协约国诸国不愿意过分得罪强大的日本,因此一直都未得到国际上的支持。1914年在夏威夷主办《韩国太平洋》报。1917年在火奴鲁鲁建立基督教学校和独立军官学校,同一年军官学校遭到日本政府抗议,被美国取缔之后。李承晚失望无奈之下返回国内,在欣喜的看到民国辛亥革命后的强势复兴后,他又将希望寄托在了民国身上,凭借着自己的优雅谈吐跟第一个美国认证的韩国博士的头衔,成功联系上了时值中国铁路部次长的孙中山。

    李承晚深知孙中山虽然在辛亥革命之后丢去了民国总统之位,但是其本人作为曾经的同盟会领袖兼国民党总理,在民国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他刻意的结交,甚至不惜以学生之礼,诓称自己乃是在他的激励下,在眼看到他领导中国成功通过革命推翻了满清腐朽统治后,走上富强之路的事迹,这才坚定了朝鲜独立的决心。

    因为李承晚背依国内众多的商贾、士族,出手十分阔绰。很快便跟经常出入孙府的国民党人熟络起来,这其中不乏一些拥有地方议员甚至国会议员身份的政客,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国会跟民间舆论上经常出现一些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声音,只是无论民间舆论跟国会如何闹腾,那位李大总统对于李承晚跟其他朝鲜革命党人在民国国内的活动始终是不亲不热的。既没有表现出过分的亲昵,也没有在日本政府的抗议之下,逮捕跟驱赶李承晚等人。

    这种暧昧的态度,令李承晚等人在华活动一直丝毫没有进展。不过,也让他们认识到了,如今的民国,那些国会议员跟党人是说不上话的,真正能决定这个国家命运跟政策的,还是那位李大总统。

    在多次想攀上李大总统的线无果后,李承晚干脆一发狠,将他们在华的活动总部搬到了东北奉天城。一方面,这里是李大总统心腹爱将,东北军区总司令李济深的行辕所在。另一方面,这里附近驻扎着数以万计的民国精锐虎贲雄师,并且经常因为日本浪人跟满铁在东北的小动作,与日本发生交火冲突。他一边在等待机会的到来,一边也在努力希望能够攀上李济深的线,得到那位李大总统的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