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3节 (第2/5页)
5日,亚瑟·贝尔福经暹罗往越南法国殖民地,并将从越南坐船前往香港。 10月26日,暹罗王拉玛六世宣布暹罗加入协约国行列,向同盟国宣战。但他的底气到底没有日本那么足,只是限令国内的德奥等同盟国商人必须尽快离开暹罗国境,并没有下令军队效仿日本那样没收国内德奥两国产业。 27日,亚瑟·贝尔福抵达香港,短暂休整后第二日便坐船前往福州。他已经通过驻华公使巴尔特向中国转达了他到来的消息,根据国际惯例,李汉派出了一支海军舰队南下护航,一路护送他前往上海,然后转乘火车赶赴西安。 10月28日,比亚瑟·贝尔稍晚一些。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于马尼拉向驻中国公使馆拍发电文,表示自己将在10月31正式动身前往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根据美国公使馆向中方透露的信息,除了外蒙古及中国大铁路建设的进一步合作外,美国很可能就中国外交等级由公使升级为大使进行谈判。 同一日,中路军终于击溃远东集团军东线阵地,击毙、俘虏俄军逾一万四千人。万余俄军残军溃散逃往克孜勒方向,大军挥兵直指克孜勒。唐努乌梁海地区,对俄军的保卫战进入收尾阶段。 亚瑟·贝尔福已经从香港启程了,但是李汉还是没有对此发表任何声明。亚瑟·贝尔福此次前来远东来者不善,至少根据他跟政府几位高层的协商推测,英国人不可能会完全承认中俄战争中中方所收复跟占领的地区,而且为了英国在华维持的特权,他肯定会支持俄国恢复战前在中国的地位跟特权。 总之,想要在谈判中保住通过战争获得的东西,很难。 陆征祥身为外交部总长,已经先行一步赶往上海。无论英国如何来者不善,这个国家的强大是无须质疑的。在中国还没强大到可以正面对抗英国之前,必要的放低姿态还是必须的。 贝尔福一到西安,李汉就将和他举行会谈。东北亚甚至整个远东未来的局势发展,也许就将为这次会谈而改变。 “总统,目前在前线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战略任务。因为唐努乌梁海地区之前的两场大雪严重滞后了我们的攻势,为俄国人赚到了更多的防守时间。不过,他们只会因此死伤更惨重。我们的游骑兵跟飞艇中队已经摧毁了三波来自俄国国内的补给,寒冬至少令缺衣少食的俄军非战斗减员达五千人以上。” 蒋方震指着地图,神情专注的在向李汉汇报现在国防军前线的战事。 “31日前能否完成我们的战略计划,包围并全歼俄军远东集团军?95师在做什么?为什么迟迟不能拿下克孜勒?”十月初国防军便攻入了唐努乌梁海,但是至今都未能结束前线的战事。拖延的时间越久,中国的谈判优势便越少,相比冰天雪地中作战的北线。中亚地区国防军可是推到了阿克莫林斯克城下了。 蒋方震英俊的八字胡抖动,“克孜勒附近的地形不利于战车旅的作战,大雪后很多战车的发动机无法发动,总之,我们只能依靠步兵跟炮兵配合,在有限的物资下强攻克孜勒,还要防备东线俄军分兵合歼。黄将军那边打得很辛苦!” 李汉皱眉沉默了一段时间,眼睛不断在地图上来回转动。停在了下乌金斯克好一阵,又转向了伊上军所在的地区。 叹了口气,“下乌金斯克若是守不住,明后两天让他们撤了吧。战争已经快结束,没必要增加不必要的牺牲了。第二军如何,想逃吗?” “不止第2军想逃,克孜勒的普拉托夫也想逃。我们收到了俄国的新指示,如果唐努乌梁海守不住,就放弃撤回国内,尽可能的保证俄军远东集团军的完整!” “沙皇不觉得现在晚了吗,来了,就别走了……”李汉眼睛一直停在前线的各种对攻箭头上,眉头不知何时已经皱紧。 只有蒋方震才知道,仗打到现在,总统是最不满意的一个。提前一年多的准备,先后动用了三百多架飞机,征召了百万民夫保证补给,而且还是以十足的准备打了俄国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前线各处打得都叫他不满意。中路大战最多,也是他最不满意的一个。前线将领指挥存在一些问题,战术跟战略都让他不满意。总之,这一场战事,按照他之前的计划,三十天内摧毁俄国原有在远东地区的七万驻军,剩下二十天尽可能的向外推进构建阵地跟埋伏,再用二十天击败远道而来,装备差、士气不足、准备也不足的俄军援军。 10月初便是他计划中的战役结束时间,晚一些也最多延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