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4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0节 (第3/6页)

世界的认可,正式成为一种可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国际性货币。

    当然,因为中方的黄金储备只有不足三亿华元,尚且不足美国黄金储备的四十分之一。华元真要成为世界性的坚挺货币,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前线军事的胜利,整个中国如今就像是在过年一样,民国自南到北到处是锣鼓升天,所幸因为政府这两年下达的‘烟花爆竹’禁令,空气中弥散的硝烟味倒是淡了许多。

    整个俄国都沉浸在一片不可思议的惶恐中,虽然沙文主义分子叫嚣着要再次报复,但俄国人比谁都明白。中国之前的手段太狠,炸毁了大半条西伯利亚铁路。如今这冬天即将来临,不但对于中国而言这将是一场灾难,对于俄国而言也同样如此。

    欧洲各国舆论几乎不约而同的,用带着问号的‘第二场日俄战争’的大幅标题来形容中国的军事胜利。尽管目前中俄两国之间仍然没有一个国家宣布这场战争的失败或结束,但是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中国已经牢牢的占据了上风。伊尔库茨克沦陷之后,中国又有四个师的力量可以调往前线加入对俄国远东集团军的进攻。这对于才刚刚经历了一场东线巨大失败,战死战损过百万兵力的俄国而言,不亚于灾难。

    因为它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调兵力送往远东战场了。

    为了保证俄国不输的太难看,同时也是为了维系协约国集团。英法两国尤其是英国认为已经到了他们必须介入的调停的时候了,否则再晚一些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已经通过跟俄国的一场战争,让协约国明白了绝对不能将它推进同盟国的怀中,否则在日本‘变节’,美国又背地里跟中国有说不清楚的关系(事实上因为日俄战争中美国曾经干过的事,英法俄日四国都怀疑是美国在背后怂恿跟扶持中国向俄国宣战),而且这个国家在五年前革命之后国力发展迅速,已经不比欧洲的一些三流工业国差多少了。

    也是因此,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英国政府积极从中联络中俄两方,希望两国能够尽快坐在谈判桌前,用和平的方式结束这一场中俄冲突。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五十九章 应付

    中国自古以来秉承着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精髓莫过于不出头、不出名。

    中俄冲突交火两个月,从最初的提心吊胆,到前线胜利频传后的见好就收,中国几千年培育出来的庞大文官跟文人阶层,百万张嘴有人赞成自然有人反对。

    进入十月眼看着前线的国防军将士们打生打死,赢得多场对俄冲突的胜利。国内的一些人坐不住了,他们虽然也渴望胜利为自己增加些底气,让自己手上的权力更稳固些。但有些人是天生的软骨头,打仗了不需要他们上前线,自己待在后方都是捻三顾四、畏首畏足的。

    当前线国防军打下伊尔库茨克,立刻就有人蹦出来,发表不同意见了。

    以梁启超、蔡元培、林森为首的内阁派希望政府能够在有利的条件下接受谈判,而以汪兆铭、胡汉民为首的国会派则建议政府趁现在前线的大好胜利局面接受谈判。

    两方虽然的意思虽然都是提议政府接受谈判,但又有些不同。梁启超为首的内阁反对派的态度并不坚决,主要还是以建议为主。

    他们的理由很明确:第一,累经大战,国防军损失不小,从前线往后方累计输送来的伤兵也有两万之众了,更多的还在外蒙古接受紧急治疗中,虽没有伤筋动骨,但对于中国国防军而言也不好受;

    第二,经过连番战斗,国防军取得了不少的胜利,此刻停战谈判,是较好的时机。不但能巩固既得利益,也能避免与俄国全面对抗;

    第三,俄国毕竟是协约国集团成员国,虽然到目前为止,英法两国都没有明确表态介入,但前一段时间东南跟西南地区,中国跟英法两国的殖民地驻军也曾经发生过擦枪走火时间,很明显协约国对于中国的忍耐有限,不如趁现在英国有意调停,就势下坡方为上上之策;

    第四,此次中俄之战已经打出了军威、国威,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民跟各界对于李汉领导下的现任政府的信心都已经达到了极高,国民普遍表示革命之后不但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连国家也出现了中兴之势头,十分支持现政府的领导。中国在外的领土已经基本上被夺了回来,剩下的唐努乌梁海跟海参崴,完全可以考虑通过谈判的手段争取收回。

    而且政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