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7节 (第3/5页)
中在内陆地区训练。所以,国防军内对于战车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教材解说,很多将领反倒不如对飞机一样了解它。 李宗仁坚定的点了点头,去年他被调往陆大培训了一年。今年年初出来之后,就被调往宁夏接管了第二战车旅。他曾在培训期间多次受到大总统的亲自接见,大总统对于欧洲战场上战车的表现十分惊艳,他不止一次告诉李宗仁,他认为中国陆军的未来就在这些铁皮怪兽身上。试想等一二十年后中国强大了,建个上千辆的战车,光是车上的一门门移动机枪跟火炮,就能轻松撕裂任何一道防线,端是陆地神器,了不得的军事武器。 大总统对战车旅十分看重,一如他重视潜艇跟飞机的设计跟建造一样。李宗仁不想给大总统丢脸了,今天正是他们正名的时候,好叫全天下都知道,战车不只是前几年在护国战场上只能欺负欺负没见过世面的‘北洋军’的玩具。 它应该是最强的陆地杀器。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五十五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 “谢天谢地,中国人没有进攻!” 放下望远镜,安杰森·瓦伊卢上校松了口气。 “去,派一个人去通知伊万波维奇少校,前面的工事建设还要更快一些。战壕要尽可能挖得更深,不要怕辛苦,让士兵们去多搬运些山石过来,埋在土里挡在战壕前!” “是!” 一个他的亲信军官快步离开后,安杰森·瓦伊卢上校紧了紧身上的棉衣,“克孜勒的回电到了没?” 他来到安置在小镇上的通讯点,问道。纳伦镇与其说是小镇,还真有些高看了它。整个唐努乌梁海地区在这十余万俄军抵达之前,就只有五万多图瓦人跟数千蒙古人分散生活在这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纳伦镇因为建在唐努乌拉山东边低缓地,是有些牧民居住在这里。不过这些牧民也只有不足百余户,小镇恐怕还不如关内的一个村庄。 “瓦伊卢上校,克孜勒那边没有再回电!” 电报员快速回复了他,安杰森·瓦伊卢皱眉就走,也没再通讯点耽搁时间。中国人打来了的消息他在昨天晚上就把这一消息拍往四百多里外的克孜勒了。可是克孜勒那边除了下半夜时发来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命令他严防死守外,就只有两个小时前主动发了一封电报过来询问前线战况。承诺的援军何时抵达,有多少规模,他现在还是一无所知。 对于普拉托夫中将,他是十分不满的。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了,安杰森·瓦伊卢是波兰裔,斯拉夫人对于被他们吞并跟征服的种族十分傲慢,波兰自从被俄国吞并之后,波兰人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安杰森·瓦伊卢现在心里有些很不安的感觉,昨天晚上几个最先跟中国人接触的巡逻兵,他都一一接见仔细询问了一番情况。结果其中有两个人告诉他一个情报,让他心里生出一抹阴云。 原来昨天晚上俄国巡逻兵之所以能够提前发现中国的偷袭军队,完全是因为他们听到了来自特斯河那边的轰隆机器声,声音很大很刺耳,在空旷寂寥一望无垠毫无人烟的唐努乌梁海,显得尤为令人瞩目。 来自中国那边响起的机器声到底是什么发出来的,是他曾经见过的汽车还是其他什么? 瓦伊卢为此整整一夜都没能合上眼! “上校,伊万波维奇少校希望能忘前线批拨一批手榴弹!” 方才跑去传令的军官很快回来了,拿着一张请求拨发物资的单子。 “四十箱,他要这么多!”瓦伊卢上校只看了一眼就瞪大了眼睛,“混蛋,告诉他最多十箱,我们不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来,来了多少人,我们的援军什么时候到,我们要坚持到什么时候!这些我们都不知道,物资要节省着使用!” “可是……” “告诉他,这是军令!” “是,上校!” 见手下离开了,瓦伊卢呸了一声,又是一个斯拉夫人。明明军衔比自己低了两级,却整天一副傲慢的模样。这纳伦是伊万波维奇少校驻守地,自己明明半个月前被派往这里驻守时,便下令他建设阵地,结果他却连一半的工程都没完成。否则,怎么可能这么轻松的,给中国人黑夜中一通炮击,就把最重要的两座门户高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