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4节 (第5/5页)
力气干活。在吃苦耐劳的品质上,中国人是出了名的,相比之而言俄罗斯军中虽然不乏农夫,但勤快明显不比中国,反而跟日本人一样骨子里充满了侵略性,更乐得靠拳头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抢来给自己用。 正是因为这种天性,中俄两国之间天生只能是对手,绝无可能成为朋友。 第5步兵师的师长是索尔仁尼琴少将,尽管接到了克孜勒让他向克孜勒河流域跟下乌金斯克移动的命令。但是因为在他后方的弗拉基米尔少将还没派人前来接管这处阵地,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俄军将领,他还在继续前几天的任务,将士兵们分成三部轮流休息,剩下的两部士兵继续连夜赶修战壕。 可惜,命令虽好但天寒地冻的,有几个士兵能坚持下来。第5步兵师里过半都是新招募的新兵,勉强坚持到凌晨三点,眼看着其他人都在休息,只有他们在顶着呼啸的寒风开挖战壕,不少俄军士兵都放弃了修筑的企图,一个个溜回营房中休息了。 当那些愤怒的俄军军官们提着皮鞭追问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挖下去,他们反而还振振有辞。他们的衣服太单薄了,根本挡不住外面呼啸的风,不一会功夫就被冻僵了身体,根本没办法继续开挖战壕。同时也有一些俄军军官心里不满,他们认为自己马上就要被调往其他地方去了,这里的阵地建设也应该留给将到来的第2军。他们为什么还要受这个罪! 怕中国人打过来吗?这天寒地冻的,中国人就算是金刚,他也抗不过西伯利亚的天气,中国人又不见得会马上打过来,明日再修筑也不迟。总之,谁都不愿意在寒风中挖战壕。 索尔仁尼琴少将倒算尽职尽责,深夜了还在巡视阵地,只是看见手下这副模样,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军队中不仅很多士兵对他要求白天黑夜不间断的开挖战壕叫苦连连,一些娇生惯养的贵族军官们意见尤其大。 会推卸责任并不是中国的一家之长,在俄国人同样也有不少自私的俄军贵族军官表示,这开挖战壕的苦差事应该留给第2军去,他们只管收拾好东西,睡个美美的觉,然后准备好东西被调往其他地方。当然,如果中国人不来进攻就更好了,安全至少有保证了。 仗打到现在,俄国远东集团军中已经产生了一些厌战情绪,比斯克跟下乌金斯克都被中国人给拿下来了。战事虽然主战场还在中国国内,但中国人却已经挥师两部打到了俄国,中俄冲突什么时候会结束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在结束了中俄冲突后,还要被送上欧战去送死,这么一看,似乎怎么自己的小命都难保,俄军军中的厌战情绪还在蔓延中。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五十一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3 虽然有萨彦岭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但是步入十月的第一天,凌晨的塔姆扎古气温还是很冷的。 呼啸的寒风中,一支部队已经悄然无声的出现在了塔姆扎古五十里外停了下来,正是孙广臣所率领的先行骑兵师。白天侦查时航拍,国防军发现俄国人的骑兵最大巡逻半径是五十里,再往前走就有些危险了。 “报,前行十五里,尚未发现俄国哥萨克骑兵巡逻迹象,是否继续前行?” “主意隐蔽,继续往前搜索!” “是!” 很快被他派出去的侦察兵传回了好消息,许是因为天冷的缘故,俄国人收缩了巡逻范围,他派出的侦察兵一直往前行至距离塔姆扎古不足二十五里处,才从地上遗留下的一些痕迹推断出,俄国人的巡逻兵刚过去没多久,这可是个好消息。 “看来是天冷让俄国人收缩了警戒范围,这样也好,李参谋,立刻派出传令兵,向后方传达消息!” “是!” 坐下的战马都被装上了马嚼头,便是以防在行军过程中被俄国的巡逻兵发现。在得知俄国人收缩了巡逻范围以后,率领骑兵师一部一马当先作为攻坚尖刀的孙广臣在将情况向后方的吴佩孚大部传达之后,下令小心向塔姆扎古摸去。 “看来敌人已经接到了调动的战报,所以表现松懈了不少。”吴佩孚接到消息后十分高兴,“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炮兵那边尤其速度要加快,我们争取在启明前赶到塔姆扎古,命令孙将军部初部分兵力警戒外,其余转入休整中,七点我军将准时发起进攻!” “是!”各军将领下去督促加快行军速度,整个国防军顿时进入了紧张的动员中。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中,在吴佩孚的催促下,部队的行军速度快了许多,很快他们便抵达了塔姆扎古二三十里外,回合了已经提前三四个小时抵达这里的孙广臣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