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3节 (第3/7页)
我国是拿现在换未来……” 战争似乎已经成为了共识,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的政客们也不是丝毫没有一点观察能力,他们或许不像李汉一样知道未来的大致走向。目前俄国被欧战牵扯住了两百多万兵力,对于中国而言,的确是最佳的对外蒙用兵,收复故土的机会。 而且,战争所带来的好处没有人看不到。中日冲突之后,中国人一下子似乎要都直了起来,再也没有了之前站在日本人面前直不起腰板的现象。若是再能击败俄国,列强带给这个国家的自卑感,或许将能散去大半了吧。 “战端一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住。”周学熙叹了口气,“财政有限,恐难支撑长时间的战事。各种分寸还望大总统把握。” “可万一俄国人一看守不住外蒙,把战线蔓延到中东路怎么办?”陆征祥说出了他的担忧,“日俄战争期间,俄国带给这个国家的伤痛又要增加几笔?” “东北方面确实需要注意,松坡,你回去准备一下,过两日东北军区转入战时状态。当初我们是如何让日本人服软不敢动弹的,现在我们就这么对付俄国人。俄国人现在在远东只有六万多驻军,在东北只有四万多人。我们大军压境,他们必然不敢拿‘中东路’来赌!” 李汉手指在桌子上敲得响个不停,“外交态度上,我们一定要强硬,要让俄国人明白为了国家主权我们是不惜开战。同时,陆总长,再麻烦你跟德国方面进行接触,不需要做任何表态,我国不可能参加同盟国。但是,你可以跟德国人跟奥匈帝国谈谈,若是我国能在远东多吸引一些俄军,希望他们能在欧洲战场上为我们牵制英法两国。只要能达成这么一种默契,就足够了!” “是!” “诸位,为了国家的未来。大家做好大战的准备吧!” 当天晚上陆军部向河南及安徽省拍发密令,命令三个师立即集结登上火车向热河省进发。同时命令东北军区开始军事动员,做好战争准备及转入战备状态。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1) 6月21日,西安正式对外公布所刺探到的‘俄蒙协约’,协议一出举国轰动,上海、天津、青岛、南京、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地先后出现大规模的学生罢课,举行反俄游行潮。媒体及各大报纸上面,连天加印的都是有关外蒙危机的事情。 外蒙危机始于1911年,当时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古封建上层,趁着中国南方正爆发革命无暇分身的时候,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驱逐清朝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库伦条约》,公然分裂中国领土。随后在外蒙入侵内蒙古及东北时间爆发后,袁世凯政府出兵击败了外蒙军队,不但保住了内蒙古跟东北,还一度将兵锋推至外蒙古境内。 民国的胜利大为惊动外蒙高层,也使得俄国震动,担任袁世凯趁机发兵收回了外蒙,于是不惜武力威胁,最终外蒙服软以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换取了袁世凯政府的退兵跟默许了外蒙事实上的独立。往后几年间无论是李汉领导下的过渡政府还是之后的新民选政府,都在外蒙问题上选择了暂时的无视。因为新生的中国政权,的确无力挑战俄国这个欧洲潜力最大的老牌列强国家。 对于政府之前无视外蒙问题的做法,国民多数都能接受。就算是一些激进派的学生,也多少能够理解在国势不如人情况下,政府选择退让跟暂时无视外蒙问题的无奈。 然而中国方面的确是因为国力不支选择了暂时的无视,但不代表新政府就能够坐视俄国的挑衅跟外蒙的独立了。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二,同时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子民自古以来便以神明帝胄后裔自居,如何能够接受这种挑衅。 这多少也跟这几年的国力增长以及14年的中日冲突,中方获得大胜有关。在国民们看来,一四年他们都能击败日本,没道理国家势力更加强大之后,还要畏惧一个被欧战牵扯了太多精力的列强国家。 当然,这些只是国民们的想法,无论是商贾阶层还是政客,不少人都对中俄开战抱着反对的态度。 然而,他们的意志不会影响到中国现如今的政府高层的决心。年轻的大总统率领下的本届政府正被国民亲切称之为近代以来最强势的政府高层,而他们也没有辜负国民的一片爱国之心跟对主权誓死的捍卫责任。 在李汉的授意下,内蒙古王公联合会通电国内外否认‘俄蒙协约’。并声明:“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内蒙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