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9节 (第1/8页)
见日人未有自检之举,本欲起兵百万与日死战,卫我中华之尊严。然今日观日本政府似有愧作之心,大隈内阁亦往中国派遣外使,似在国际友人之帮助下,有了和谈之诚意。无论孰是孰非,又或者日本狡诈之举。但凡有一和平之可能,我民国决不放弃。 李某及政府诸位同僚。不欲见此世界激荡之际,再陷远东沦落修罗之局。故愿在此最后正告日本国内诸君,贵国若有和谈之诚意,我民国亦然。贵国若无和谈之心,只为从中迷惑,再起祸兵犯我神州,则我中华之国民必永世万代当与日本不死不休。 和平难求,战端易开。生灵涂炭,本非我愿!还望日本,其速醒乎!” 27日一早,大总统的这则通电见报之后,迅速成为全国关注之焦点,甚至泰晤士报,也在匆忙赶版之时原文引用,后面的英文翻译还是随后补上的。无论民国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关注中日冲突的诸位,都从这份民国临时大总统的通电之中读出了许多东西。 百姓读到了政府强硬之态度以及国防实力之激增,再对比几年前的满清时期跟之前的短暂北洋时代,顿时心中又多了几分对李大总统的崇敬。李汉继袁世凯之后当选民国第二任民选总统已经不可动摇。而稳健派的政客则读到了李汉并不希望将战事进一步扩大的想法也暗中舒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能够和平,还是和平一些的好!而英法等国,则对中国点头走到谈判桌前坐下的态度感觉满意,在他们看来,只要李汉服了软低了头,中日走上了谈判桌,这远东之和平不远矣。 11月28日,在英使巴尔特的催促下,李大总统临时任命外交部长陆征祥为中方使者,前往上海公共租界,正式同日本外相碰面,协议和谈事宜。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零八章 “我国国势暗弱,尚属弱国之列。陆部长,你此程前去上海,虽说是与日本协商结束中日冲突,妥协与让步再所难免。但有几点在你离开之前我还是要交代一下!” 28日,大前门车站前,看着即将坐上专列南下的陆征祥一行。许是心里还有些没交代完的话,在他几人要登上车的时候,突然出声把陆征祥给叫住了。 “大总统请说!” “日本乃虎豹之国,自明清以来便扰我海防,实乃我国之大敌。数十年来历次侵犯我中华,亡我之心举世皆知。你此番前去不但要受委屈,可能还要遭遇日人羞辱。你且谨记于心,若我国少许合理之让步可解冲突,可换之后数年中日无战,则暂且忍让。若日人蛮横、强硬,无理取闹,你且谨记我民国才是山东战役的胜利者,你之背后尚有民国,尚有国防百万敢效死力之兵。涉及国本主权,一概不得让步。非我民国不欲和平,概和平若有价,不买也罢!” 一番生硬铿镪顿挫,陆征祥等听的是身体微颤,更有年轻随员当场流下泪光。这国家自近代以来,数十年间何曾有过今日之伟,政府高层何曾有过今天之决心? 外交部其实是一个国家最难为的部门,为什么这么说。你做得好了,百姓不会记得你,因为那是政客跟政府高层的功劳。你做的不好,你在主权在国际上示弱了,百姓第一个骂的就是外交部。岂不知唯有国力强盛,政府高层强硬,外交部才能无惧虎狼站直身子。相反之,国力衰弱、政府高层无能,外交部也只能沦为磨嘴皮子跟只会抗议的地方,白白惹人鄙视而已。 大总统有此决心跟意志,日本何惧之有?大不了再打一仗,若中日全面开战中国必然失败,但日本若要彻底击败一个具有坚定抵抗决心的国家,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如何能够实现蛇吞象?而这些时间,西方列强早就走出欧战了,哪里还能容忍日本在远东称王称霸! 有了李大总统的保证,陆征祥等顿感信心百倍,口中连道绝不退让。一众随员一起在车站向诸位送行的政府高层抱拳,坐上了南下上海的火车。 李汉的目光随着他们的身影没入了车站内,他的嘴角微不可见的露出一抹浅笑。日本外相主动前来中国,而且谈判地点还设在交战国之一的中国国内,这本身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日本人也不想打,和平对于中国人而言十分重要,但日本高层就都是无能,愿意倾国之力灭亡中国,而放弃了趁欧战发展本国工业经济吗? 这是个很好选择的习题,一边是付出巨额经费跟惨重损失踏上陆地并成为远东霸主,引起欧美国家的联手打压;另一边则是苦练内功,让自己国家的工业跟经济早日真正迈入世界强国行列中,然后在图谋发展。大正派的政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