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4节 (第7/7页)

遇第一波袭击之后,海湾那边的惨状。第六师团很快又传过来更糟糕的消息,胶济线的守军遭遇中国的军队袭击,发起的力度之大、火炮之多令蓝村那边很快失去了联系,第六师各部不断的传递着同一个信息——遭遇国防军强势反击,外围的警备力量“玉碎在即”。

    神尾光臣中将忙乱地在地图上面找着就近的驻军胶济线南支线上面各处的警备兵力,加起来最多一个大队!而根据情报,中国人在山东至少集结了十几万的军队,之前帝国的勇士们虽然给予重创,但最多也不过摧毁四五万军队。也就是说,如果是中国人的全面反攻,那么,他们可能将面对的是接近十万的反扑了。北部湾、崂山湾、王家屯等几处囤积了大量物资的地方被炸,失去了物资的补给之后,就算是第六跟十八师团两大大日本帝国骄傲的命运如何,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

    这就意味着若是不能在军队所携带的炮弹跟子弹,以及军队口粮等消耗光之前攻占青岛,或击退国防军的攻击,重新获得来自海上的物资补给,那么,他们将被逼进绝境!

    面对这绝境,神尾光臣手下的那些个陆大毕业以及华族出身的年轻参谋们慌乱了。不同于他们的前辈,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跟着前来镀金的,因为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经历过日俄战争的磨练,这支年轻的队伍根本拿不出个主意来。他们无法想象到,中国人的抵抗决心为什么跟国内自日清战争之后一直宣传的‘支那人举国懦弱,天生奴才,不堪一击’等等不一致,更想象不到,中国的军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出的反攻准备。因为这一波突如其来的打击,怎么看都是酝酿了许久的,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准备好的!就凭着中国那羸弱的国力,是如何能够支撑起这一场战争呢?那些个炮弹、子弹、炸弹还有飞机跟枪械等,都是从哪里来的?就连帝国也是发展了几十年,才能勒紧裤腰带,打一场山东之战的。

    可惜,他们现在再怎么想也没用了,到了六点半前后天已经完全亮起来时,胶济线南支线、北部湾、崂山湾、王家屯的初步损失已经通过骑兵的机动力,送到了各位的手上。蓝村失守,已经搬运陆上的物资基本上损失了八九成,进入港湾躲避暴雨的运输船损失了数十艘,物资损耗之严重,已经令神尾光臣中将不再坚信他们的胜利。因为同时传达来的,还有来自各线国防军发动全面反击的战报,沉寂了许久地国防军电台也全部开机,甚至在日军主力的周围,出现了好几个电台的呼号!

    以国防军师级别才配属无线电台的情况,这说明在周围国防军至少集结了近十万左右的陆军主力!

    这是一场大反攻!

    谢天谢地跟第六师团师部之间的电话总算还没断去,他跟梅泽道治中将不断通过电话,在两眼摸黑的情况下,在地图上尽可能的绘画出来自周围国防军的反攻路线,想找出应付的办法。为今之计拿下青岛这个补给点是理论上的最佳选择,但是他们携带的炮弹等物资最多还能再维持之前那种强度的攻势一天。在之前的战斗中,为了尽快的攻入青岛,接管青岛要塞,第六师团跟十八师团几乎每天都要向德军阵地上发射超过两千吨的炮弹。现在在大量的物资被炸毁之后,仅靠前线保存的物资,除非能在一天内击溃青岛德守军,否则高强度的战斗之后,他们的炮兵将成为哑炮。

    怎么办?

    神尾光臣中将冷汗连连,连日强攻青岛要塞,现在他指挥下的十八师团跟第六师团的主力部队都已经十分疲倦了,如果马上就开始调整部署地话,六师团就要承担最重的责任迅速在青岛的西北面形成防线,阻挡国防军反攻主力的攻势至少三四天以上,才能掩护十八师团脱离战场,向东撤退沿着海岸建立防线等待国内重新派遣军队赶来增援,要是第六师团顶不住那可就真地完了!国防军是准备将他们困守在一个巨大的包围圈里,让这些没有弹药、没有粮食的军队在巨大的压力下完全崩溃!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的话,他们这两位将军,估计也只有自己剖腹以谢天皇和国民了。

    神尾光臣身边一位佐官提议,海军之前已经摧毁了大半德国人修筑在城阳段的沿海炮台,余下的防势也只剩下独军有限的留守力量了。不如让海军出动配合第六师团强攻拿下城阳,然后在胶州湾内沿海开辟物资补给点,然后十八师团也向城阳方向集中,共同在那里暂时建立防线。这个主意还真不错,神尾光臣几乎是立刻便采纳了。正准备赶紧联络海军跟第六师团配合呢,海军那边又传来了很不好的战报。原来跟德国守军进行了一番磋商之后,陆航出动了一个航空中队飞抵青岛内,利用青岛城中德军剩下的鱼雷,勉强布雷暂时封锁了城阳段的水面。日本海军就算是冒险排雷,也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很快前线又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德国向城阳增加了一千守军,国防军利用飞机向德国运送了十挺机枪跟二十门迫击炮,全给德国人用来加强城阳段的防守,第六师团要提防西北线上压过来的国防军反击部队,最多抽调一个大队的兵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攻陷城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