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6节 (第5/7页)

据日本掌握的情报,加藤确信在青岛郊外的亨利王子山上驻有德军的炮兵观察所,为德军炮击指示方位和修正弹道,要想端掉德军的炮台,最好首先拔掉亨利王子山上的钉子,但这个钉子既不在日军的舰炮火力之内又无法在拔除炮台火力前动用步兵将其攻克,称得上是难上加难;第四,从理论上说,日军可以绕开防守严密的胶州湾正面而从崂山湾等侧翼向德军进攻,但根据大致侦察的结果,无论在哪一个方向都有中国、军队驻扎,而且中方明显已经做好了交战准备,驻扎的兵力不但令英日两国皱眉,甚至传闻中方还将在远东赫赫有名的航空中队派遣到了附近驻扎,目的不明而语!

    除非向中国宣战,不然绝不可能毫无阻拦地通过国防军驻守的胶州湾侧翼对青岛展开攻击。

    你道李大总统为什么压下了火气没有对日宣战,一来国势不允许政府主动邀战。二来未尝没有借助‘中立条约’恶心日本人的意思。根据国际法规,任何国家是不得侵犯中立国主权的。英国人是借口德国侵犯了中立国卢森堡跟比利时,对德宣战。日本人也是借口德国侵犯了中立国权力,对德宣战。现在中国是中立国,日本想要从侧翼不付出代价的通过进攻青岛,显然中方是不可能同意的。

    那么,要不就撕开自己的伪善面具在国际上丢脸,将中立国中国拉入战争的泥潭之中。要不就只能硬碰硬的去撞德国人武装到了牙齿的青岛要塞!

    这是一个很难选择的应用题,因为英日联军不但要考虑将中国拉入战争中,所要面临的增加了数十倍的敌人。尤其是英国,威海卫军港尚且在国防军的武力威胁之下,所以,英日两国军方高层很快做出了妥协,放弃加藤中将的攻陷崂山湾,然后以崂山湾为前进基地,再行图谋青岛的计划。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八十章 青岛之战(4)

    25日夕阳西斜,胶州湾外海,英日舰队主力逐渐汇集,加藤站在旗舰周防号战列舰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德军各炮台情况,虽然因为天色已经逐渐黑去,视线中朦朦胧胧看不清楚了。但并不妨碍他对此进行一番评头论足。

    他现在统帅着日本帝国最强大的海上力量,除了第一南遣支队的金刚号和四艘装甲巡洋舰之外,原来作为第二支队,搜索警戒中太平洋的安艺号还有萨摩号战列舰也加入了他的舰队还有第二舰队的那些缴获俄国的旧战列舰和海防舰,石见、周防、丹后、冲岛、间岛加上老式的装甲巡洋舰常磐、八云、磐手还有二等巡洋舰千岁、利根、最上、明石、淀、秋津洲、千代田、高千穆等等大小军舰,组成了现在洋面上空前庞大的阵容。

    这一次行动几乎就把帝国海军今年剩下的煤炭特别费使用个了干净。仓库所有的符合口径的舰炮炮弹都补充到了这里用于在胶州湾的这次行动,海陆军都是同样的重视。对于手下这么庞大的阵容,他既感到满意又略微的有些遗憾,实在没有可堪一战的对手啊!德国人的远东舰队正在中太平洋跟南太平洋游曳,至于背后小手段不断的中国人,哼,中国人有海军吗?

    环顾着静静的以低速巡航的舰队上面飘扬的十多面海军中将旗、少将旗,加藤心中满是骄傲,他所统帅的舰队几乎代表了帝国海军的最强战力。

    “报告司令官,舰队阵形编组完毕。”

    “很好,给各舰打旗语,保持距离,全速开进,务必集中火力……”

    “哈伊!”联络官遵命而去,庞大的舰队开始朝德军炮台的火力射程进发,编队速度迅速提升到15节以上。

    担任炮击任务的军舰舰炮主要有305mm和254mm两种,也只有这两种海军舰炮才能在远距离对要塞进行攻击和造成显著破坏。德军五座炮台中,最大口径的要塞炮是280mm口径的海防重炮。德军的280mm(11英寸)火炮是德国克虏伯重炮的杰作之一,不仅在要塞群中大量采用,在德国海军各主力战列舰、巡洋舰中也纷纷可以见到。原因只有一个——德国的铸炮水平高超,其同身管的11英寸炮无论在威力还是射程上都堪与英日的12英寸主炮(305mm)相提并论,而且重量和炮弹分布度都较12英寸炮来得佳。德国并不是不会造12英寸炮,但偏偏造11英寸炮与英国抗衡,在火力相当的前提下将节省下来的重量用于装备更厚的装甲板,正是这种策略造就了德国海军的战场生存能力。英日美等国同级的战舰无论是速度还是火炮口径都要强于德国,但在进行一对一对抗的前提下,均要甘拜下风,特别是战场生存能力上,各海军强国主力舰均落于下风。

    德国人对于他们的青岛防御体系十分骄傲,他们唯一的短脚就是崂山湾跟附近几处不在德军防区内的浅滩,英日联军一旦从那里登陆,势必将包围青岛。日本对于青岛几乎是势在必得,因此可谓是举国之力来攻,一旦青岛被围,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但因为中国方面虽然没有向日本宣战,但民族主义者出身的那位大总统显然也不愿意这么轻易的就放弃了青岛,已经派遣了军队补上了德国的短脚,现在,英日联军除非下定决心将中国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