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节 (第4/8页)

诛地灭吗,何况中国不是也一直都在暗中算计德国,政治就是这么肮脏的东西。

    最后谈判的机会错失,德国国内也放弃了和平解决青岛归属的问题。20日当距离日本最后通牒仅剩下不足六个小时的时候,一封电报自欧洲拍往山东,青岛要塞司令迈尔·瓦德克炮兵少将收到了威廉二世的最新电报:“尽一切努力守住青岛,并准备将其完整地交给于中国、政府!”按照中德联合声明,胶州湾主权将在声明签署之后一个月内完成过渡,完全移交给中国。所以现在,胶州湾尚且在德国人的控制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新政府面对日本的最后通牒,最终以沉默应对了一切。身为民国大总统,李汉身上肩负的太多,以至于他的那些疯狂提案,不仅需要面对来自日本、洋人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国内,来自政府高层的反对,以至于及时知道中日交战势在必行,他也不得不各方的压力下,暂时压下了对日宣战的意向。

    9月20日下午四点,德国最终以沉默回复了日本政府的最后通牒,然后日本政府宣布对德宣战。在英日同盟地体系下,这似乎是日本“唯一”可以选择的立场,对于背后的利益交织和勾结。一般人也不会认为有太多地问题,毕竟国家之间这种来往是很正常,谈不上阴谋与卑鄙。

    如愿以偿地宣布了对德宣战,日本国内的动员命令也正式颁布。陆军征兵令送到了一个个预备役军人的家庭,其他部队抽调出来的补充兵力和兵器,都在向近卫师团所在的东京、第六师团所在的熊本、第十八师团所在的大分集中。特别是日军的第六师团,向来和仙台的第二师团合称为日本陆军最凶悍的两个师团。这个全部由南九州子弟组成的师团,自夸为“黑色的皮肤,红色的血”,甲午战争还有日俄战争当中,从来都是打头阵的先锋,编制也一直维持在一万五六千人的大编制,这次加强到二万五千余人。自成军以来,第六师团一直都是日本对外扩张的急先锋,日本对外的每一场大战之中都有它的影子,这一次也不例外,这次选调准备出征山东,更是让他们的兽血沸腾起来,公然叫嚣着要用独国人的鲜血,再为军旗增添一色!这些日子,熊本街道上满是耀武扬威的列队行军的士兵,在做着战前的训练。日本的国民也在夹道为他们欢呼,鼓励他们去别人的国土建立杀戮的战功。日本的战争机器,也动员起来了。

    而海军的第二舰队,也在吴港完成了集结任务。以加藤定吉海军中将为首,以崭新而强悍的英国造金刚号战列巡洋舰,还有萨摩、肥前两艘准无畏级别的战列舰,加上鞍马、筑波号前无畏战列舰、浅间号装甲巡洋舰,组成了令人生畏的阵容,已经出现在中日之间的海面上。随着德国巡洋舰队离开青岛消失在了未知的海域中,这支强大的舰队又分成了第一南遣支队、第二南遣支队,分别执行任务,在胶州湾外海不断来去。执行封锁任务的就是第一南遣支队,有金刚、鞍马、筑波、浅间等四艘装甲巡洋舰以上级别的主力舰,还有海风、山风号驱逐舰。这支舰队给中国的观感,比他们动员的三个师团的陆军还要巨大。因为在远东,并没有能够抗衡这支舰队的海上力量,以前德国人的远东舰队尚在的时候,日本尚且有所顾忌,但以中国海军那脆弱的几艘小舰,一旦出现在日本海军面前,覆灭只在转眼之间。

    日本已经张开了他狰狞的爪牙,太平洋西岸这两个隔海相对的国家,都抱着各自的心思,兼管暂时两个国家尚未宣战,但随着欧洲大局的变动,也将在远东迸溅出壮丽的火花。局势一时间都完全绷紧了,李汉执政以来,所面临的最大考验,就在眼前。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七十七章 青岛之战(1)

    “大总统,英国人再次向外交部抗议,要求我们将驻扎在威海卫外20公里处的第四旅撤离威海!”

    日德正式宣战后,北京大总统府便成了整个中国最繁忙的地方了。21日天还未亮,外交部总长陆征祥便精神有些萎靡的到了总统府,向大总统汇报了英人的抗议。

    “不必理会,让他们抗议去!”

    总统的办公室内,赫然已经有几人坐在了那里。总统的回复让陆征祥脸上又苦了一些,瞧见屋内陆军部总长段祺瑞少见的待在这里,跟他一样苦着一张脸。许是感觉找到了共鸣,他挨着同样苦着脸的段祺瑞坐了下来。

    “大总统,您是不知道英人的反应态度。英使巴尔特气得吹胡子瞪眼,我是第一次见到这古板的英国人有那么多的表情。总之英国人的反应十分激烈,就是要我尽快从威海卫撤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