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节 (第5/8页)

国有所作为之时。中国古来地大物博疆土辽阔,但是自明国以后外贼鞑子入侵,历代统治者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现在已是不堪一击。我大日本帝国当抓住此等天机,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对独宣战,接管山东,吞并满蒙。如欲成就英国第二,必先征服远东。倘若帝国抓住此机会有所发展,日后可继续图谋中国。到时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大日本帝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嗨,坂西君所言深得我心!”

    寺内寿一也是一脸狂热的站起身来挥舞双手响应,他之前虽然隶属外务省,却是不折不扣的军方少壮派,自然也是希望帝国能够趁欧战之机西方列强无力插手之机在远东实现大幅度扩张。

    两人旁,驻华公使日置益唯有皱眉不语,作为日本驻华的最高外交官,他自然是知道中国的实力最近几年发展很快的。而且他心里还有一个担忧,最近他收到了风声,中国似乎又跟美国达成了什么密议,好像是跟铁路有关。的确,欧洲列强的确现在都被卷入的欧战之中,但是并不代表在远东便没有可以影响日本政府决策的国家了。比如俄国的远东驻军,再比如……美国!

    日本能够趁现在西方列强无力顾及之时趁机扩张,隶属外务系的他实在没多少底气。

    也不知道,国内劳师动众,绕了那么大的圈子递给他的命令,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

    日置益心里隐隐已经感觉到了,远东的和平日子,恐怕没有几天了!

    欧战打响之后,中国的国民很快发现了欧战爆发,近代以来一直欺压中国的欧洲众列强被卷入了欧战之中对于这个国家而言似乎是件大好事。

    欧战开始以后,作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超过六十万正规陆军,并且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二的远东大国,现在中国的一些举动,也同样的开始影响到了欧洲战局。比如因为东三省剿匪军司令部的成立,近十万精锐国防军坐镇东北弹压地面。自近代以来一直不懈向东北扩张,并非法侵占了中国海量领土的俄国远东十几万军队不得动弹,惟恐一旦俄国抽调兵力前往欧洲,会令这个远东军事大国趁机收回被俄国所侵占的领土。

    担心的不只有俄国,英国也是一样。对于敢无视英国人的讹诈跟威胁出兵西藏,甚至同英印军队作战的中国新政府,英国人显然也担心中国冒险加入德国的同盟国集团中,然后趁现在英国在欧洲腾不出手来,损害了英国在远东中国的利益。为此,在现在中国高层还未表露欧战态度时,英国人为了拉拢新政府,又在某些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比如——关税!

    关税问题是中英之间最敏感、最难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来,列强为保障不平等条约关于关税特权方面地规定,为发展洋商在华的进口贸易,垄断中国市场,曾经千方百计地夺取中国海关的行政权和关税征收权。但不论在条约的规定或在实际工作中,在清代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后的许多年间,都没有取得过海关税款的保管权。就征收权来说,也只限于估税地权力,收效则归海关监督管理下的海关银号。如在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虽然承诺“邀请法人帮办税务”,也只限于“通商各口收税如何严防偷漏”以及一些港务设施管理问题年的《北京条约》。特别是l895年的《马关条约》和《辛丑和约》签订之后,中国海关虽然一步步地沦为债权国家的代理机关,但也只是极力扩大关税征收权力、增加了关税税源,以备如期偿偿以关税为抵押的债、赔款项而已,而对税款保管权则从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即便在文本中,不论是条约、札谕或其他文件中,税务司在关税方面的权力,都只局限于关税征收权,从未涉及税款地保管权。他们征收的税款,一律由清政府指定的银号收纳;税款地保管和支出,完全由清政府指派的海关道或海关监督负责。税务司或其他外国势力都无权干预。所以,终清一代从理论上说中国虽然丧失了部分海关关税征收权,但仍保留着税款保管权。

    但这一脆弱的平衡被辛亥革命所打断,随着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刚刚被正式委派为总税务司的英国人安格联以确保如期偿付到期外债、赔款为理由剥夺海关税款保管权,以总税务司名义出头,强令将各处海关的关税收入存入汇丰银行,并强调没有总税务司的指令任何人不得动用。由于清政府当时处于革命风暴的风雨飘摇中,为了换取虚无缥缈的“国际干涉”不但同意将南方各处已落入革命党人之控制地海关关税保管权移交给税务司,就连在北方、仍处于清政府掌握中的其余海关关税保管权也移交给税务司。而支持安格联此项行动的则是以朱尔典为首的公使团。

    凡事总有例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