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8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0节 (第8/9页)

日本国内。尽管因为时差的关系,日本政府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二日的午饭时间。然而,日本人奠定了明治维新基础的出色高效率,令日本政府高层无视了可口午餐的诱惑,日本新内阁成立以来的第二次五相齐聚的御前会议召开。

    也许是文化跟历史的不同,西方推崇议会,而东方更推崇强人政治。中国是这样、泰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在明治时期,这种五相御前会议几乎就是一个形式。明治天皇和几个元老私下碰头,就能决定国家的方针大政。五相的御前会议在明治时期名义上是内阁最高权力会议,实际上却因为明治天皇根源老牌的强势,虽然体制崇高,但是也不过就是走个形式。这种局面到了大正时代终于有了变化,自从大正登基以来,这位留着普鲁士式大胡子的天皇,却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控制能力。平时话就少,对于国家大事的兴趣,也似乎没有他父亲那么浓厚,所以在大正的时期,政府和议会反而是最活跃的。当然,如果历史没有李汉这只蝴蝶随着军部的崛起和国家的法西斯化,政府和议会又处于了绝对的弱势地位。现在这个时候,五相御前会议,却是真正能够决定国家走向的最重要的会议。

    第一个在这个庄严场所慷慨陈词的自然就是陆相松方正义,这位原本跟山县有朋齐名的长州藩元老曾经主持过日本金本位改革,但因为对国内议会跟资本家过于严酷,不但得罪了国内各财阀,也得罪了不少的贵族大家,加上山县有朋跟伊藤博文为了争夺对陆军的影响力,联手将他打压了下去。现在他外表看上去不过是一个老得连身体都挺不直的老人了,他之所以能够出山,还是大隈重信希望能够借他之手打压并控制部分陆军的力量才请他重新出山。

    松方正义道:“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这是国运的转折点。欧洲强国之战在即,帝国乃是英国之盟友,自当有理由承担更多的责任。我认为国内不可错过这次机会,海陆军诸位都要配合。我提议待欧洲宣战后向德奥国宣战,帝国趁机出兵胶州湾,一来中国素来富庶,二来山东又有德人多年经营,不比满铁多年辛苦维持收获差多少;三来也可趁机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中所有属地!”

    他是个谨慎的人,并没有提到在东北用兵。这个时代的中国在日本国内尤其是政府高层之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支那这种称呼虽然早就诞生,但多数流传于粗鄙浪人之口,若是没有蝴蝶效应,恐怕一战之后日本吃饱喝足发展壮大,便再也不会将之中国放在眼里。现在的中国在日本眼中虽然也是肥rou,但肥rou的主人还没死,还有反抗的能力。日本高层普遍担心中国雄厚之国力,尤其近代以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具日本教官考察,便发现实力不差国内乙等师团。面对现在击败了袁世凯新总统,谨慎的松方正义虽然没有公然反对寺内正毅、大岛义昌提出的出兵东北,却也并不赞同。

    神色冷漠的大隈首相“唔”了一声,皱眉说道:“贵官的意思,是不是陆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德人与中国新总统走近,从中国发回来的情报也显示了,德人有向中方移交胶州湾的意思。帝国要谋夺胶州湾,恐怕还要面临中国之敌视。列位有考虑过同中国开战的准备吗?”

    松方正义是他请出山来对付山县有朋插手背后控制内阁的人选,两人之间也算是利益相同,所以之前有过交流。首相大人自然明白,松方正义是不赞同放弃在欧战打响时同样在远东日本也要再打一场大战的。尽管,他本人只是担心帝国财政问题,从来未将中国之新编国防军看在眼里。首相大人这么问,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既然不赞同向东北扩张同中国开战,那么向山东扩张同中国开战有何不同?

    “这……”松方正义微楞,旋即反应过来,看了一眼端坐当中脸上毫无表情的大正天皇,才道:“打胶州湾,我们有借口!”

    “松方元老所言极是,首相大人,三年前我国刚同英国签订第三个同盟协约,一旦欧洲开战,我国即可援引合约,有着足够的理由出兵对付英国之大敌——独国。届时无论中国还是米国、露国抗议,也有英国人的支持。”七月底才在西园寺公望跟大隈重信的扶持下,接替兼任外相的大隈重信就任外相的加藤高明扬声赞同,他是大隈重信内阁中资历最不足的一个,自然渴望能在天皇面前有所表现。

    只听他沉声道:“这次帝国大军出动,必须要以英日同盟为基础!没有邀请,是很难有名义的!国民的支持度也会有问题。陆军是天皇的军队,是堂堂的义师,不能没有名义就动员数万甚至十万以上的大军发动大规模的作战!所以,在下不但赞同松方元老的意见,还希望陛下及诸位允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