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节 (第8/9页)
出现分裂。不过孙雯跟国民党则支持责任内阁制,黄星对总统制进行有限支持。而国内尚有众多的立宪派则推崇‘议会委员会制度’,或者说是古罗马式的‘元老院议事会制度’。 国内为了一部宪法,各大报纸借着国会大选将到来的这段时间连番轰炸,几乎将整个国家都带入了三种政体的讨论之中。许是因为最近几个月来新总统的表现十分优秀,赞同‘总统制’的声音明显占了主流。不过国民党的潜在影响力不容小窥,声音竟然一度与主流思想对抗而不落下风。国民党的笔杆子着实李汉,几个月来数份重量级人物的草拟评论都能引起报纸卖销。国民党提出《临时约法》已规定责任内阁制为政体所在,那就应当继承这一方针,以中国受封建影响之深,今后唯顾虑民主精神不够,责任内阁制、议会主导有助于培养民主精神。 南方几个地方实力派也趁机兴风作浪,几人不敢明着跟中央对抗,但提议却包藏祸心。比如陆荣廷、唐继尧等人便表示赞同新宪法仿效《美国宪法》,载定总统制也无不可。但既然要仿效美国经验,那么就应该全部仿效——中国应该在国体上更改为联邦制,各省作为地方主体应该享有美国各州所类似的权利。 这其中包藏的祸心总统一目了然,他自然是指挥麾下旁大的幕僚团跟笔杆子欲与逐条驳斥。中国继承秦汉之大一统局面,自古以统一为常态,以分裂割据为病态,如果仿行联邦主体无非是藩镇之祸的翻版。李汉一直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打压跟削弱敌方各省的权力,何况中国这个官本位的国家自古以来从不缺乏野心家,如何能够同意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制度。 这几个月的有关宪法的争议,完全可以看做是新国会大选的预演。即新总统李汉手握重兵又掌握了全国多数省份,威望也在入主中枢之后与日俱增,国内普遍呼吁他能在赢得国会大选后正式被选为大总统。国内现在的第二势力毫无疑问是卷土重来的国民党了。作为老牌政党,国民党一直以革命功勋自居。尤其之前的民国第一任国会大选,国民党乃是胜出的国会第一大党。国民党的多数高层在经历了失去手上权力的苦痛之后,以陈其美、汪兆铭等为首者更加在乎手上的权力。对于护国战争后新政府隐晦的削弱跟压制国民党发展的手段十分不满,更希望通过宪法的制定来挽回目前的颓势。在他们看来,李汉作为总统太过于强势,有发展成第二个袁世凯的危险。虽然“野心”还没有暴露,但不得不提前加以预备,宪法此时就应该如同《临时约法》一样发挥制约作用。国民党内部虽然积极鼓吹责任内阁制,但据调查局传回来的消息,他们真正不能接受的是未来共和党赢得国会大选做了国会第一大党,而共和党的幕后党魁李汉也一并得到了大总统的位置。现在李汉的强势,大有力压山河的气势,国民党担心要丢了国会第一大党组阁的权力,还要丢掉大总统的位子。虽然,他们心里很清楚,现在的国民党早就没有了当初宋教仁时期的实力。 梁启超挂帅的进步党势力也不可小瞧,这个当初的国会第二大党历经这一年来的风雨却没有受到多少打击,势力跟影响力都不差。且该党党员大部都是地方精英,在清末事实上的地方割据中享有了太多的好处。李汉若想加强中央集权,将不可避免地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且进步党多数党员大都是清末谘议局的成员,所以这些人毫无疑问是提议加强议会权力的‘议会委员会制度’的坚实支持者。 更令中央最近有些警惕的是,进步党最近打出了‘国体联邦、地方自治’的口号,调查局也显示了在北京被他闲置了一段时间没有重用的梁启超得到了地方上几位实权派的支持,他们似乎有意强强联手,要在这一届的国会大选上狠狠扇他一巴掌。 三方角力之下《中华民国宪法》迟迟不出,最终还是李汉借助着手上越发强大的武力压下其余两方,强行通过了宪法。 不过虽然宪法中明文规定未来中国是实行‘总统制’,却没有免去内阁总理的职位。明面上他是做出了妥协,实际上有着后世共和国跟美国国务卿制度的经验,他有把握逐渐的定型跟弱化内阁总理的权力。 与《中华民国宪法》的几番波折才方出炉想必,另一部其实意义并不差多少的法律出台并没有受到多少波折,它便是《中华民国义务兵役法》! 民国三年来基本上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然虽然各方征兵不断,实际上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一直仍在,最为显著的莫过于“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思想。 这话前一句倒也罢了,便是到了近代以国内薄弱的工业基础,钢铁作为重要且为数不多的战略物资自然要优先保证各种武器的制造,只有质量较差的劣质钢铁才会被拿来制作铁钉。但后一句,后人往往有所误解,以为是中华子民贪生怕死而不愿投身军旅,其实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