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8节 (第4/8页)
起来道:“废两改元好处多过弊端,第一,外国银元既然已是我国货币之大宗,百姓使用相当娴熟,要铸造新币,不得不顺应潮流、体恤民情,重一两的银元各省不是没有铸造过,因价值严重超过本值,结果反而不得百姓喜爱;第二,自辛亥年来无论前任中央发行的国币(袁大头),又或者西部储备银行发行的‘储备银元’,都已经在市面上获得了一定的占有率跟百姓及商贾们的支持,废两改元势在必行。” 之所以梁士诒、周自齐跟周学熙三人会加入阻挠‘废两改元’的行列中,原因可能有很多。交通银行跟中国银行被李汉收缴了货币发行权之后势力大损,现在只能依靠其早前经营的影响力跟势力发展。而两大银行可以被称之为国内守旧金融业的代理人。之所以极力主张用银的原因,恰恰是因为经济利益,是为了贪图币值单位的不同所能创造的利益。如同前朝的户部宝钞一样,它本身并不值钱,但是因为政府的公信力跟强制实行,一度行使纸币的功能,户部跟各地钱庄、银行以及地方政府每年至少能够通过这些被强制定了价格的‘废纸’,掠夺数以百万计的财富。储备银元跟袁大头这样的良币,对于不掌握货币印制权力的两大银行而言根本吃不到一点利益,相比之反而不如价格虚高的劣币能够获得更多利益,反正吃亏的是百姓跟中央、政府的公信力,与他们无关。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汉顿时也明白了徐世昌刚才要让位给他的另一层含义了。他已经发现了总统归来自己势必不能主导‘货币统一’提案,干脆从中下绊子,坐看新投靠李汉的几位能够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者与其发生争执。 只可惜,他算错了一步,李汉对于这一点早有了对策了。只见他放下手上的文件,轻声道:“有关‘废两改元’的问题没必要争执,一来民国国内各省发行数百种不同规格的银币已经令百姓苦不堪言,无论是前任袁总统亲自批文印制的七钱二分的规制银元还是储备银行发行的储备银元,都是成功的合格银币。以此标准为未来的国家货币之根本理所影响。除此外,我国在美国发行之铁路公债总额将达两亿美元,折合四亿储备银元。于德国国内发行的铁路公债折合四千七百万储备银元。于英国国内新追加的铁路公债约折合一亿一千零七十一万储备银元。未来铁路建设公债偿还款项也将以储备银元作还,废两改元势在必行!诸位所提到的问题,我会随后安排外交部同洋人协商。关于税务结算问题,回头要麻烦财政部胡总张辛苦一些,重新起草、编排法案,将目前所有仍在使用银两为单位的税款改为‘银元’,恒定七钱二分为标准。” 他微微顿了顿,“至于地方各省,随后我会以总统府的名义,颁发第二十一号总统令,督促地方各省停止私印劣质银元。日后拥有银元印刷权的国内只有一家‘中央银行’,其余皆是非法!除此外,政府将在未来一年内折价收购市面上所有的非储备银元银币,重铸储备银元!” 根本不给其他人反对的意思,他直接搬出了未来高达数亿的铁路公债,都是以储备银元的方式进行债务偿还。直接废掉了包括‘袁大头’在内的所有银元,真正的罢黜百家制币、独尊‘储备银元’! 铁路公债目前在三国内已经先后募集发行完毕,基本上都进入了机械采购的环节。一提到它,连之前酝酿着要从中搅局的段祺瑞、徐世昌都闭上了嘴。因为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够搅动的范畴了! 担任会议记录的国务秘书杜司马笔端刷刷刷走动,记录了当天达成地第一项原则性安排。心里感慨:国务会议吵了两天都没有议决,总统一回来就把事情给办成了。这就是差距!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五十九章 本位与纸币 统一国内货币标准,这是每个新政权成立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曾经野心勃勃的想要一统国内货币,弄出的‘袁大头’若不是遭遇西部储备银行的‘储备银元’的阻击,十年……不,五年之后未尝不能击败国内各势力,成功确立其国币的地位。 当然,没有如果!现在的事实是北洋集团已经成为了过去,不过从与日对抗中抽出手来的新总统却要秉承他的意志,将统一货币标准推行下去。 “随着近两年来国际市场上金银贵重金属的价格不断波动,很多洋人银行都是看中了我国一直以来类似早年大洋彼岸‘墨西哥’国的银本位制度,利用我国金贱银贵的弊端,每年利用将大量国外廉价的银运到我国,然后套取高额利润。保守估计,每年仅因为此,我国将损失财政高达七到八千万元。所以,只有最终废除了银本位制才能确保我国财政的安全。废两改元只是第一步……” 总统开了口,财政总长胡瑞霖自然要跟上,他应和道:“财政部也是这个考虑,考虑到白银在我国数百年来一直以国币的地位存在,不宜立刻便废除了,尚需要徐徐图之。短时间之内,银元的代替银两跟两制银币的存在十分必要。这个时间也许二十年、也是十年不等。考虑到国内本国所铸造的银币之中‘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