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5节 (第3/7页)
立,劝说大总统李汉打消终止支付皇室补偿金,以财政拨款方式在天津、上海、武昌修建三座印刷厂,用于免费印刷书本教育育人,号召清末留美、留学海外的学子归国支援教育,劝说李汉放弃收回交通银行、中国银行货币发行权等等! 这其中有私心也有大公,总的来说徐世昌到底走的稳健,至少他没有给李汉留下任何可能发力的把柄。在表现出了自己跟北洋系对李汉这位新总统的尊敬的同时,也略微发挥着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倘若北洋系一直能够维持现在这种示弱的态度不变,与公与私,李汉都会睁一只眼闭一睁眼的暂时放弃打压这个团体。前提是,他们不能在政治上表现出太多的渴望…… 可惜…… 12日,孙黄等人代表国民党,在国务院同内阁数部总长、次长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及争议,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现如今被视之为新北洋系首脑的段祺瑞没有出席会议,据说是因为东北局势到了一个临界点,随时可能出现新的变局而离不开;而另一位北洋系元老徐世昌却在会议上表现的十分谦和,甚至在孙黄等人要求赦免全国各地被抓捕关押的前国民党党员的问题上也主动做出了让步。除了少数一些涉嫌暗杀北洋系高官将领,手上有多条命案的徐世昌没有松口以外,至少有数百名被关押在各地的国民党精锐将在最近被释放出来。 而徐世昌既是无意也是刻意地打乱了李汉的计划,按照他对北洋系的理解,本以为北洋集团跟国民党之间的血仇深似海,就算是有合作也断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大量的释放国民党被关押的一群骨干党员。但是他却没想到段祺瑞等人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放弃了大权,未尝没有扶持国民党在年末的国会大选上给他找麻烦。就算不能再重复前年击败北洋的神话,也能牵制他不少的精力。而现在的北洋,最需要的便是时间去恢复实力。 徐世昌等人的点头令李汉的麻烦多了不少,但是对于孙黄二人来说却是个好到不能再好的好消息。总统跟国务总理都点了头,既然谈妥了,在各地的大牢里被关押的数百国民党骨干即将被放出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撑过了敌人的严刑拷打而不改变信仰,可见是国民党的真正基石,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对于国民党的实力恢复无疑将能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汪兆铭既兴奋也烦恼。孙黄二人最近有意放弃本次国会大选,选择暂时回避共和党的势头以恢复实力。两人的态度在抵达京城之后越发的坚定,尤其是在最近过渡政府在各项事务上都表现的很得体,令二人一度认为如此下去几年之后,这个国家未尝不能从此进入美国式的宪政时代。 国民党内的稳健派对孙、黄的态度无疑是支持的,只是这些稳健派多数属于原国民党中实力稍差的黄派,又经过了黄星退、党的打击之后,现在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了。在他们看来,不妨先让李汉做做大总统,国内当前还有很多的麻烦,尤其是解决地方各派系跟应付日俄等国的觊觎,都需要手握重兵的他来做最是合适。国民党要想分享权力,日后待党的实力恢复,机会有的是。只要政治体制稳定下来,各大政党能够通过正常地途径上台、下台,不愁没有国民党的机会。 他们中的不少人原本担心孙、黄北上后会与李汉在执掌中央这个问题上起冲突。这可不是闹着玩地事情,就算李汉没有心思争,他手下近三十万国防军闹将起来,民国永无宁日。再者,国民党早已经没有了去年那第一大党的声势。现在不但国内各省的支部、分会都被政府取缔,连当初的党员也多数都选择了退、党,可谓是最衰弱的时候,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国民党都处以劣势地位。最后他们还担心现在在舆论界和民众眼中,李汉毫无疑问更符合大众所需的强人形象,中国自古都有成王败寇的说法,他靠着手上的兵一路走来,现在甚至还在东北对日问题上表现的同样强硬,连国内的一些原本不喜他的人,也因为其在维护国家主权上表现的强硬,而转变了立场改为支持他。 这个时候与他相争,毫无疑问是要吃亏的。 汪兆铭自然是不高兴孙黄主动退却,经历了民国建立之后三年来的沉浮,几年前一心革命的他现在多了许多城府,已经由一位革命党人转变成了一名更看重权力的政客。在他看来现在最好的发展机会,因为李汉刚刚击败袁世凯,统治根基还不是很稳。而且一旦他推行削藩令,割据福建跟广东半境的国民党毫无疑问也将是要遭受中央打击的地方势力之一。那时候一旦兵戎相见,对于根基薄弱连武器都不能自产的国民党而言毫无疑问结果将是一场灾难。最起码,福建的军队挡不住来自中央新编练的国防军的飞机、战车。 只可惜,他在党内的地位远远没有决定左右地地步。孙黄二人既然已经有了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