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节 (第3/6页)
有一条,那就是东交民巷,使馆区也因此而得名。几条次要街道都由东交民巷延伸到各个方向,这使整个使馆区的交通都非常便利,而在路口总会出现异域风情很强的饭店、餐馆,著名的六国饭店就在其中一个路口。 自从《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东交民巷就成了国中之国,在这里,中国的主权完全被无视,各国使馆不仅自行制订法律条文对这一区域进行管理,而且也将各国使馆卫队编组起来,全权负责区域范围内的警戒。平时使馆区的出入管理也是由各国控制。 庚子年的拳民之乱已经过去了许久,以至于东交民巷的诸国使馆也放松了警惕,认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奴役之后,中国这个国家的民族意志已被彻底扼杀,成为了跟非洲一样的可以任其奴役的地区。结果,当四月初,袁世凯被炸死在东交民巷,当真如一道惊雷惊醒了不少洋人。各国大怒之下追查凶犯,可惜一直进展不大,因为追查不到幕后凶手,最后只能含恨吞下了苦果,下令重新增加了防备。现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已经很少允许中国人自由出入,即使是外交部的车辆要进入也要出示十一国任一国使馆签发的护照,才能自由出入。 詹天佑默声看着蔡廷干出示了美国公使馆签发的护照,在自己的国家国都内还需要别人国家的强盗颁发签证才能自由出入,这对于每一个中国国民来说,都是赤果果的巴掌打在脸上。蔡廷干跟驻守的英国军官小声聊了几句,车子这才得到允许驶入使馆区内。 回过头来看到老友面上黯淡,蔡廷干倒是对他十分了解,感慨一句,“在咱们国家里还要洋人的签证才能自由出入,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国才能重新回到世界强国之林!” 詹天佑嘴唇动了动,也跟着叹了口气,一路默不作声,直到车子停靠在了六国饭店门口。 “到地方了,走吧,眷诚,去美国公使馆之前,咱们要先到六国饭店见一见大总统他们,算一算时间,大总统他们应该还在六国饭店,咱们要快一点了!” 蔡廷干拉他下了车,跟那司机交代了一句之后,车子停靠在了六国饭店附近,蔡廷干、詹天佑两人走进了六国饭店中。 “耀堂啊,这位想必应该就是名满天下的中国第一铁路专家——詹天佑、詹眷诚了吧?” 正如蔡廷干所说的那样,李汉等几人正在六国饭店内,事实上他们都在等着詹天佑的到来,因为今天的事情离了他还真不行,里面牵扯到政治上的东西他们都能谈,但是具体有关铁路的技术性跟专业性问题却有些含糊,却是需要詹天佑这样的专业人员前来帮衬。 蔡廷干拉了拉詹天佑,帮他引荐道:“眷诚别愣着,这是大总统!” 詹天佑这才回过神来,抱了抱拳,“见过大总统!” 李汉含笑点点头,“眷诚先生一路北上劳马驰途本该好好休息一番,可今天对于我民国十分重要,铁道交通部的那些年轻人我担心太年轻了恐在洋人身上吃亏,这才烦劳耀堂先生去请先生一起过去,也好同心协力,为我民国早日重回世界强国之林再增几块砖石!” 詹天佑道:“大总统抬举了眷诚,眷诚一届庸才岂敢当得大总统美赞。只是不知道何事困扰诸位,还要眷诚从中效力!” “这次可算是搔到了眷诚的痒处了,大总统这次制定要请眷诚做我中方的技术官员,正是因为国内再也找不到比眷诚更合适的人了。咱们长话短说吧,眷诚啊,这一次咱们要跟美国国内的来人谈一笔大买卖,倘若一旦谈成了,我国未来几年内将增加数千万的铁路修筑款,足够修建近万里的铁路,你说这事重不重要!” 说话的是个胡须花白的老翁,一身西装穿在他身上微有些不合体,不过詹天佑一看到他连忙抱拳鞠躬,“原来是汤老,后进见礼!” 比起李汉,显然詹天佑更加尊敬这位老者,因此此人不是旁人,正是现任的铁道交通部总长——汤寿潜。 李汉在一旁只是微笑却不见生气,因为要论国内的名气跟影响力,这汤寿潜对他而言绝对是前辈级的人物。要论年龄,汤寿潜其实只比詹天佑稍大几岁,但是浙江萧山出身的他曾经提出了赫赫有名的‘东南互保’阻挡了洋人派兵攻打东南沿海的计划。更是‘预备立宪会’的发起跟组织者之一,他曾担任过辛亥年的浙江都督,虽说民国成立之后便暂离了政坛,但仅仅再造东南沿海数省铁路之功,便足以令李汉站在他面前也要敬称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