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节 (第6/9页)
情况,袁世凯批准成立‘肃政厅’,任命十六位肃政史,对国务卿、总长有违法行为者,各级官吏有违宪、违法、行贿、受贿、滥用威权等行为者,均得纠弹;对人民的陈诉,得依法向平政院提出行政诉讼,并监视裁决的执行。 梁士诒这位交通系的首领自然不能保证手下干净,属交通系的交通次长叶恭绰和财政次长张弧均被肃政厅掌握了贪墨证据;还不仅如此,本身还兼职铁道部长的他更是陷身‘津浦、京绥、沪宁、正太四大铁路局’的营私舞弊案。被段祺瑞抓了小辫子之后,狠狠从他嘴里掏出了一笔巨款来。不仅如此,南北谈判中,因为梁士诒无法插手,他的交通系遭到了徐世昌、盛宣怀联手段祺瑞的默契打压,铁道交通部是梁士诒最眼红的部门,可惜梁士诒死扣着交通银行不愿吐出来,结果他梁士诒不但没能拿到铁道交通部的总长位子,连几个北洋政府内交通跟财政部的交通系官员,都没能获得半个职务。梁士诒这一次是彻底失算了,袁世凯一死觊觎他的交通银行的人到有多少。而对于李汉而言,交通银行虽有上千万的规模,但梁士诒没有向他投诚,他根本犯不着来主动示好,更是默契的配合北方打压交通系,结果导致交通系在此次南北和谈中遭遇惨败,未来内阁的一个职务都没争到,交通系的没落已经十分明显了。 就杨度一众人而言,本来就对李汉的前景看好,只是一来碍于袁世凯之间的不清不楚关系,二来也是犯愁找不到攀上高枝的门路,所以李汉的登门拜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台阶,而李汉本人只字不提这些人在袁世凯时期表现,也让这些心里还有些包袱的人放松下来。大家都是聪明人,对于国家和个人也有一些长远的期望,既然时代变了,主人变了,那么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应该是免不了的,这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都是有好处的,说到底,这些精英人物还是有经世济民的心态在里面,并不原意自己的才能被白白浪费。杨度、陆征祥便是因为如此答应了他的新政府邀请,而另一个舍不得权力的梁士诒也如此被攻陷,成为了李汉快速瓦解北洋系,增加自己实力的代表。 其他人都还说,要问李汉怎么跟爱新觉罗·载沣这位前清时期的摄政王走近了,这事说起来还要从抵达北京之后重选临时总统府说起。北京城中,要考虑到安全性之后,能选择给他当做临时总统府的建筑还真不少,不过多数都是前朝的一帮王爷贵族们的郡王、亲王府邸。好在这些府邸对于寻常人来说要弄来一座十分困难,但是对于李汉这位临时大总统却无甚难事。前朝清帝退位之后,不少王爷贝勒们都离开了京城,或者去了关外、阴谋复朝,但多数都变卖了京中产业,去了距离北京较近的天津跟青岛租界。也因为如此,京城不少前朝的王公大臣们出售的宅院都十分便宜,李汉在六国饭店待了一天,他的手下考虑安全兼价格之后便选中了端郡王府。 就在李汉准备派人去将这栋正在出售的府邸买下来的时候,这时候拦路杀出来一人,打乱了李汉的计划。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前朝的摄政王载沣,这位自清帝退位之后便一直老实本分的待在北京,没有参与任何宗社党的所谓复国运动的宣统帝之父。 端郡王载漪曾是八国联军侵华时,联军承认的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说难听一点就是洋人挑出来泄愤,刻意羞辱慈禧的目标。载漪之子曾被慈禧封为大阿哥,准备用来代替光绪帝,乃是慈禧的心腹重臣。八国联军侵华后,载漪父子遭遇流放,府邸也受到洋人的‘照顾’而被火焚烧毁了大半,因为畏惧这里面跟洋人之间的因果,一直到清帝退位前此处地契几经转手,都没有人好好掏钱修葺一番。直到民国成立之后,一位往返关内关外的皮草商看它便宜,这才不顾外人警告买来花钱修葺了一番。谁料到全家方才搬入不久,那皮草商便在关外遭遇了马贼,落了个身死异乡的惨剧。这本是件意外,却给人联想到了端郡王府的典故,于是那皮草商的子嗣一直都想将这产业卖出去,可惜一来瑞郡王府经过一次大祸之后建筑已是十分小气,北京城里比它大气华丽的宅院多的是。二来,大家也担心染了霉运,李汉之前一直没人胆敢接手。 以李汉现在的身份,盯着他的目光太多了,说句难听话,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在琢磨着是不是背后有什么动作。结果,他这边才刚派人去买下来端郡王府的地契,那边爱新觉罗·载沣便向他递了拜帖,随后亲自往六国饭店,详细跟他明说了这端郡王府背后事,劝阻他不要入住瑞郡王府的同时,他还恳切的跟李汉表示,若他需要,可将自己的醇亲王府让出来,给他做总统府。 载沣这么明显的巴结态度,虽然出乎李汉的意料之外,但也没引起多少疑心。此人自清廷退位之后便一直待在自己的醇王府里,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