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3节 (第6/8页)

厂的中国工人。他们成为宣传先进技术、新式产品的最大阵营。十省内保守估计约莫有计4000万闲置劳动力,在高工资待遇以及良好的福利待遇“诱惑”下,一个个民间士绅、商人承办的技工学堂有别于军政府承建的技工学院,两年来至少为军政府培养了近十万名懂得如何使用机器的初级技术工。随着他们的毕业以及在工厂赚到大量收入,越来越多地百姓愿意把孩子送入技工学堂。为了鼓励百姓将孩子送往学期只有半年的技工类学堂跟学院,军政府官办的学院全部采取的是免学费制度,学员仅仅需要交付一笔低廉的书本费,教师的工资等全都是由军政府财政支付。在十万人成为中国走向工业社会的先锋军的带动下,百姓对工厂、机器、技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开放风气跟文化程度也相应的得到了快速的增加!

    李汉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了很多的东西,因为当他进入专车内的时候,副官将一份来自武昌的情报递到了他的手上。

    蔡庆道:“总司令,李局长又让应城那边促您快些回去了!”

    李汉点头,眼中平淡无奇。

    “你派个人去应城通知一下,今天的接待就免了,我们直接去车站坐车南下!”

    他的情报官刚刚为他送来了浙江的最新变化,2月15日晚童保喧、夏超等人鼓动浙军第十二旅发动政变驱逐了浙江督军朱瑞,另立浙江民政长屈映光为浙江新督军之后。消息传出之后举国大惊,南北议论之声不断,尤其是北洋政府更是大怒。朱瑞怎么说都是袁世凯亲自任命的浙江督军,现在给人说驱逐就驱逐了,虽然新立浙江民政长屈映光为新督军,而且童保喧也压下了李烈钧等要他立刻举起反袁大旗的建议,但老袁依旧感觉脸上像是给人扇了两巴掌一般,火辣辣的痛!

    因此,北京政府在第一时间通电指责浙江违法,同时下令驻守南京警惕李汉的冯国璋将驻守镇江的第二师王占元部三旅开始往上海移动,同时下令浙江各领军将领发兵平息杭州祸乱。

    叶颂清也接到了北京的命令,与他一同接到命令的还有宁波将军刘恂、防军统领常荣清,以及浙军第六师师长、嘉湖镇守使吕公望。据调查局的情报,因为童保喧拒绝了陈其美提出的发兵上海的提议,断了他三登上海都督宝座的美梦,加上其不愿意立刻便打出‘反袁’大旗,反而提议应先扩大势力掌握了全浙江省再行发难的决策遭到了起义军中各势力的不满,同时杭州电报局也查出了新督军屈映光向北京解释浙江情况,并提到童保喧、夏超等人皆属于党逆残余的密电。因此以吕公望为首的第六师对童越发不满,同时陈其美谎称接到了远在日本的总理孙文的密令,于是在19日凌晨,不满童保喧跟屈映光的势力重新发动逼宫,迫使屈映光通电宣布退位让贤,将浙江督军之位让与了吕公望,而夏超也顶替了童保喧掌握了十二旅的军权。

    浙江又经骤变,吕公望上位之后自立为浙江卫国大将军,同时派兵强攻宁波,逼走了刘恂、常荣清,意图扫清省内的亲袁势力。同时派出一部往上海逼近以防王占元部。

    20日晚,调查局北京站传来消息,袁世凯已经下令冯国璋从江苏调兵尽快平息浙江祸乱。李汉一周来已经往江西秘密调拨了一个旅,目前一个整编师已经抵达景德镇休整,对于浙江的野心昭然若显。北京自然不会再让浙江落入他的口中,临近他势力的河南、山东、江苏北军都进入了动员状态,一列列的列车将三个新兵旅运送到了西部跟北军交界的地区,很明显,一旦他插手浙江……对他忌惮甚深、由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实力获得快速的恢复跟提升的袁世凯必将强硬以对!

    而现在,选择权在李汉的手上,是吞并浙江逼迫中央对他下手,还是……选择退避!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惜开战(下)

    “开战还是回避!”

    这个选择题李汉心中早就有了决定了,只看他在这个需要自己选择的关键口上离开武昌,并通电响应了北京的那位,赞同将大总统任期由五年扩增到一任十年便知道了!

    不是妥协而是战略性示弱,暗示北京那位他不会插手浙江。恰恰相反的,这是他要对浙江下手的前兆,只不过为了迷惑那些现在集中在他身上的眼线罢了。

    军政府林林总总从各地传回来的统计数据给了他足够的信心,种种都表明了,他现在完全拥有了对北京的压倒性优势。本来他跟北京之间的差距仅仅在兵力上,经过这半年来的扩军,他麾下已经拥有了四十七个旅。按照他的强师计划,第一师到十五师已经完成了由二旅到三旅的扩编。蒋肇鉴的第一师跟姚金镛的第九师驻守西藏;季雨霖的二师、王安澜的三师坐镇安徽;守卫四川的是吴兆麟的四师跟王柏龄的十二师、还要兼顾西康省;熊秉坤领着新五师驻守陕西、张国荃率十四师从旁协助;湖北大本营有马荣成的八师、李济深的十师以及新投靠他的张孝准十五师;驻守江西的则是张炳乾的六师跟何锡藩的七师;胡玉珍的新十一师任务最重,麾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