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节 (第4/7页)
或者……南疆十省总督巡阅使就将是他的终点! 李汉看到了他跟袁世凯都已经在做战争的预演了,他已经将自己手上握有的大部分底牌都掀开给了蒋方震的总参看,根据调查部从各地收集来的情报,总参得出了一个令他十分满意的答复。就算是现在对袁世凯的北洋势力开战,他也拥有了七成以上的胜算。不过,以他现在的军队根本不足以完全控制整个民国,最大的可能就是如同原来历史上的赢得了二次革命的北洋政府一样。虽然控制了中央、控制了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省份,但如偏远的云贵、新疆、内蒙,受到列强影响的两广、浙闽、东三省等还将在列强扶持势力的包庇下得以安存。其他地方倒也罢了,蒙古跟东三省绝对是个鸡肋,面对日俄的威胁他很难一口吃下,但受其领导的新政府若是吃不下,无疑在民国跟国内各势力的心中,地位要跌几个档次。 所以,军政府现在除了大肆扩军增加自己的硬实力以外,还需要更多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软实力,同时达到削弱袁世凯跟来自日本势力的目的。李汉思考了许久之后,民国除了事关国家命脉的矿产因为跟德国之间的秘密合约不便去动以外,剩下他能拿出来作为武器的,就只有这个国家的贫瘠跟最需要的铁路交通网络了! 铁路……这是个十分容易牵动国民跟各势力神经的话题,严格说来国民其实并不反对国家举债建设铁路网,甚至经过了清朝数百年的愚民政策,除非李汉真弄得如同前清一样危害了百姓的根本利益,他们才不会去管你到底是不是出卖了什么主权呢。李汉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来自国内他的主要对手们的反应,袁世凯占着中央大意,党人手里也有革命的大旗挥舞,唯独他这两年来的所作所为已经洗不掉自己身上‘革命投机者’的污点。所以一旦他的对手向他开炮,届时国外再有些势力煽风点火,又有一番狼狈跟委屈要自己独自咽下去了。 脑袋中一瞬间转过了很多念头,李汉看向了朱尔典的方向,即便是现在德国在远东的影响力剧增,然而老牌帝国英国半个多世纪苦心经营的优势不是短短一两年就能够被抵消掉的。之前他虽然做了许多的准备,但是第一手棋子能不能稳妥的落下去,就要看英国是不是如他所想的那样,因为对他跟德国走近的忌惮,心中已经将他摆在了跟袁世凯同等位置的天平上。 “巡阅使阁下,这么庞大的工程,恐怕阁下还需要跟贵国中央、政府请示一下吧?”朱尔典皱眉在他圈画的铁路版图上来回巡视了几番,可让他失望的是,他根本没办法从版图上找到任何的攻击点。 唯一一个早前能够拿来被他当做武器的‘陇海线’的修筑权,也因为清王朝灭亡前的铁路国有加袁世凯政府两年前同比利时修正了合约,而导致李汉的铁路修筑版图并不存在任何的问题……这不禁让他头痛了起来。 “阁下的雄心让人佩服,只是,这一庞大的铁路修筑计划所涉及到的资金恐怕将高达五亿磅以上,绝不是贵国当前一年……两年的财政所能支撑的!”喉咙一阵吞咽,之前就任驻华公使的这些年来。因为这个国家民智的开启,加上列强的贪婪,英国半个世纪以来才从这个国家获得了几千公里的铁路修筑权,虽然远不敌李汉抛出的大蛋糕的六分之一……但也使帝国半个世纪来获利上亿磅……摆在眼前的是个巨大的蛋糕,朱尔典很清楚这一点,出于外交官的敏锐觉察力,他隐隐地感觉到了,李汉似乎有用这块大蛋糕,来削弱帝国在袁世凯身上的投资,并加大对其拉拢的打算。 “朱尔典先生,我身为中央新任命的‘南疆十省总督巡阅使’,同时也是十省自治主席,对于治下十省内的财政、经济并不需要向中央及大总统另行请示。袁大总统贵为我国最高领袖,每日需要处理的公文多不可数,哪里还有时间过问地方的些许小事。”李汉笑盈盈的驳回了他的异议,跟早就按耐不住的司戴德使了个眼色。这位素来以利益至上而闻名的美国在华扩张急先锋忙不迭的站了出来。 “领事阁下不妨先听听巡阅使先生的提议吧,我想这么一个庞大的计划,远远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吞下来的,大家不妨听听巡阅使先生的提议!” 他的意见很有道理,朱尔典失望的没能从法国领事那里得到支持,甚至俄国大胡子更是激动的死死盯着兰新线铁路。贪婪的北极熊数十年来一直渴望谋夺突破新疆将影响力伸向这个国家的真正腹地跟心脏。很显然他也不可能从俄国盟友那里获得支持。倒是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