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3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3节 (第5/6页)



    不管流亡日本的国民党高层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赵凤昌电报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仗再打下去只会让列强得利。而且他的部队也需要休整,连续作战,士兵们都很疲惫,弹药、新兵都需要补充。所以,如果袁世凯被这一仗打冷静了,愿意坐下来谈判的话,李汉并不介意利用一下这个机会,为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争取一些时间。

    李汉还在思考要不要接见张静江的时候,另一名秘书室副官匆匆走进他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封新的电报抄稿。

    “报告总司令!石家庄来电,北洋陆军第二十师已经抵达保定,张将军仍旧按照之前战略佯攻大杨庄。张将军询问,在山西分兵北上的一个团已经秘密抵达娘子关外隐藏,是否向山西转移?”

    接过副官的电报抄稿,李汉看了几眼,淡淡一笑,拿着电报走到那幅挂在墙壁上的军用地图前看了一阵点了点头,“北军为了迟延十四师北上,派人炸毁了几段京汉铁路,却没有破坏正太铁路当是一个大错误。回复就说我批准了,立刻放弃直隶战场,撤往山西攻占娘子关后挺进太原!”

    十四师绕了一个大圈子走了不少的路总算是又走回了原点了,不过也多亏了直隶省内铁路交通已经搭建出了骨架,基本上都能乘坐火车过去。

    “十四师到了山西,这仗真该结束了!”

    口中轻轻念道,连他身边那副官站得笔直的军礼跟锃亮的皮鞋都没能让他多看一眼。放下电报,李汉捏了捏鼻梁。

    仗是差不多打完了,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这些政客磨嘴皮子,在谈判桌上完成战场上未完成的事情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四百七十一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

    10月8日,西部代表张謇抵达上海进驻公共租界暂作休整,当天晚,张謇代表西部军政府,向两天前上海燃起大火的闸北区受灾民众捐赠折合二十万元的面粉、衣物。两日后北方代表周学熙一行方才跟随船队缓缓停靠在上海。张謇同周学熙倒也并不陌生,尽管两人之前因为并称‘南张北周’而总是被拿来做比较,不过因为之前都跟袁世凯有些关系,因此倒也有些交情。双方10日中午于法租界碰面正式敲定于第二日展开和谈。

    10月11日,南北和谈正式开启。同一日,李汉于湖北汉阳出席‘华中管理学院’奠基仪式。随着军政府的扩张,无论是军工、实业还是政府部门管理,明显都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之中,并且这种情况还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而不断增长。考虑到自己远没有同盟会跟北洋集团那种底蕴,同时也是为了迟延美国企业普及美国式效率,去年初李汉派出人手往美国搜罗管理学人才,他深深明白这种在后世已经因为过度普及而被讽刺为‘万金油’的学术实际上却拥有着不下于世界顶级科学家的威力,因此早早就开始了准备。经过了前后一年多的努力,从美国聘请了数十位精通企业管理的牛人,当然都是些身家略显贫穷的学者,毕竟如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之流不是富商家庭出身就是本身拥有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的家产,再不就是直接为美国军方下属的军工企业工作,这些人显然是不可能被军政府一年数万美元的薪酬所诱拐的。当然,并不是说他请来的这批人就没有学问了,事实上这其中随便一位拉出去都是大名将出现在各国管理学经典之上的名人。

    即便为了这些专家他便付出了数十栋别墅外加每年近两百万的薪酬,不过失去了这些这几年、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后将会诞生无数管理学经典的专家,毫无疑问美国的大工业化生产的步伐将会遭到削弱,直到美国本土重新培养出管理学学者后,才能引导各工业企业走上现代化生产道路。而另一方面,如果民国若能吸收接纳工商企业的现代管理,并且将之运用到工厂甚至政府部门的管理之中,毫无疑问效率将获得飞跃的提升。

    出席完了华中管理学院的奠基仪式,李汉坐着马车,溜烟出了汉阳城,直接往汉阳兵工厂而去。

    考虑到要出城,卫队长卢三加强了护卫力量,又调来一个骑兵连充当前导。最近几个月来不但有国民党的极端党人组织了数次对他的暗杀,更有来自北方跟其他势力的觊觎着,以至于现在的他外出稍稍松懈一点都有可能危及他的生命安全。这不,如今的他连汽车都不坐了,出行还要靠装甲马车护卫。

    队伍走了一阵路,赶到汉阳兵工厂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工人用餐的时候了。突然得知李汉等人前来,兵工厂总设计师刘庆恩慌忙抹了一把嘴,也顾不得吃饭了,赶忙出来组织欢迎!

    “让刘经理受累了,前几天听说步枪终于定型了。我这是临时决定来看看的!”

    刘庆恩,字国臣,曾参加过保护台湾之战。失败后到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前身)担任技工。后保送留学日本,先在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就读。随后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机械及枪炮制造。要不李汉怎么会经常眼红同盟会,因为这刘庆恩也曾加入同盟会。赴德国克鲁伯兵工厂学习了几年的兵器技术后,在欧洲得知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刘庆恩第一时间回国。在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