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9节 (第2/8页)
次向孙道仁施加压力,要求出兵。孙道仁本不赞同,但又无力面对军旅,只好以“立刻向军民筹备军款”为由,欲暂且稳下党人。国民党人看出孙道仁无意革命,企图把孙推倒。但孙有旧部支持,众人不敢贸然发动,曾派人赴赣、粤运动外援,也无结果。5天后,经浙江都督朱瑞之口,袁世凯得知福建的消息之后大喜,当下亲自密电孙道仁,一边许诺不追求其责任,一边强令他尽快解除福建独立,并命他下令革职拿办许崇智,许崇智看到形势不利,只身出走香港。孙道仁很快控制了局势,派人将讨袁司令部门匾摘除。袁世凯得到密报,大喜过望,便发布要孙道仁平乱的命令。孙道仁得到袁世凯的谅解,又保留了都督的位置,但没敢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小心翼翼控制福建的局面,先是先是宣布解除福建独立,但是却也没对国民党下手,只是将一干国民党员系数赶出军政府,并不断暗示让众人离闽。 再说广东,其实广东陈炯明对起兵反袁一直十分不赞同。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胡汉民甚至孙中山亲自劝说陈炯明立即起兵讨袁,他都没发难。只是后来,一方面胡汉民主动退让,将他梦寐以求的广东都督之位让给了他,另一方面国民党人为了争取更多的势力支持,曾有推举与袁世凯有夙怨的前清官僚岑春煊为各省讨袁总司令的想法。岑曾任两广总督,广西都督陆荣廷和梧州的济军首领龙济光皆系其旧部。孙中山、黄兴想通过岑春煊促使两广独立。等安徽率先举起讨袁大旗之后,岑春煊即肩负此使命南下。陈炯明得知倘若自己再不发动,孙、黄愿将广东都督一职让给岑春煊以便讨袁,迫不得已之下宣布广东独立。 种种都表明,陈炯明跟广东讨袁军注定不可能获得成功。第一在广东省内,陈炯明并不拥有强大到可以令部下追随他反抗中央的威信跟号召力,二来他在党人之中的名声也并不多好。当初胡汉民往南京就职的短暂几个月内,为了能够保证自己在广东坐得安稳,被他残忍杀害的党人就不下百人。因此,当他最终选择了吃下国民党给的诱饵,咱在了讨袁军的一边。结果,那些原本希望他能够站出来维护中央跟国家统一的将领顿时与他变得离心离德起来。各军军官虽在他的压力下发表讨袁通电,实际上却视他的号令如空文的窘境。对外,他本拟派1旅部队前往援助谭延闿,但各路统兵将领根本不肯应召,以缺粮为借口,公开拒绝发兵援湘。即便陈炯明发放弹药和军饷之后,各部队军官仍然按兵不动。 随后,袁世凯得知广东变故,发布命令称:“陈炯明祸国、祸乡,竟敢通电各省,措同狂悖,罪不容诛。革去广东都督官职,并撤销其陆军中将暨上将衔,着龙济光督各师、旅长派兵声讨,悬赏拿办。”袁世凯委任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龙助光为宣抚副使。 龙济光与陈炯明之间有大仇,但是因为得到孙中山、黄兴电文,言道岑春煊已经通电安抚龙济光,其本人也随后将抵达两广安抚陆荣廷跟龙济光,因此他对龙济光疏于防范,认为龙济光断不会倒戈相向。岑春煊很快抵达广州,他认为两个老部下断不会不买他的面子,因此跟陈炯明保证定能说服两人支持讨袁大业。为此他亲自打电报向龙征求讨袁意见,龙在回电中诓骗岑春煊说:“如果能付给济军军饷,当即率部下健儿,追随都督,共灭国贼。” 有了这封电报,陈炯明当下心中大定,一边将有可能夺他兵权的岑春煊打发去了广西南宁,希望他能同样劝说陆荣廷加入讨袁行列之中。另一边还不知道龙济光早已恨他入骨,吩咐将他所要之军饷、子弹系数送去,并且只多不少,结果龙济光把子弹和军饷骗到手后,就翻脸不认人。反而由梧州顺流东下,进攻广东。西江防线在济军地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海军亦转而效命龙济光。 陈炯明派张正武向李福林求援,李拥兵数千,如果此时加入反袁行列,陈炯明也许能多支撑几日。等到他把驻守琼崖的部队调回广州,也许会有另一番局势。但李福林滑如泥鳅,从来见风使舵,此时见陈炯明地位动摇,也在一旁冷眼作壁上观。 2师师长苏慎初对陈炯明宣布独立,本不赞成,但他却不露声色,表面上仍和陈炯明虚与周旋,暗中则与他人设谋取消独立。济军攻占三水县城,打开了通往广州的门户,随即进攻广州,广东讨袁失败几成定局。无可奈何之下,陈炯明只好挟资百万和副官一起卷款跑路,躲进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堂,然后贿赂洋人神父,在其保护下,秘密坐船出走香港。 在南方讨袁各省中,广东宣布独立最晚,实力最强,堪称国民党的大本营。它的失败远比立宪派的谭延闿的湖南失陷对各路讨袁军造成的打击更大。随后上海租界宣布不再庇护党人,并同意了袁世凯的北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