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2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节 (第1/5页)

    是啊,夷人最多也不过数万人,只要等上数年,朝廷可以轻松向南洋移民百万,就是用人海淹也可以将夷人淹没。

    “为防移民被夷人和土著欺压,朕有一个提议,在南洋移民中开放枪禁,允许移民购买火枪自保,如何?”

    什么?马士英、钱谦益等人震惊的看着皇帝,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火枪威力巨大,若是允许移民购买火枪,万一和官府对抗,后果不堪设想。

    王福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大明的军队经过一番裁减,目前还达七十万余人,眼下大明周边形势,七十万军队足够使用,只是七十万军队中,只有一半左右装备火枪,其余还是冷兵器为主。

    不是王福不想将军队全面装备火枪,而是装备火枪的花费远超冷兵器,一支火枪成本虽然只是冷兵器的一点五倍,但平时维护成本则是数倍,战事一起,消耗更是数十倍。以如今大明的财力,如是将七十余万军队全面换成火器也感到难予承受,随着大明军器局的研发,大明已经开发出第二代燧发枪,射程和使用寿命都超过第一代不少,价格自然也更高,如果将第一代火枪换下来,正好可以买给民间,所得钱财则可以用来购买第二代火枪装备军队。

    当然,为了防止民间拥有武器对抗官府,至少中原地区暂时不会开放枪禁,边疆地区则可以考虑有限开放对抗边疆的蛮夷。而南洋,如果以后的官府真的那么不得民心,被推翻又何妨?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五十章 空手套白狼

    雾已散尽,重庆码头的江面上传来几声汽笛,又有一艘货船进了港口!

    “那是普金斯的红靴号吗?”

    司戴德的马车刚巧路过码头,看到码头正在鸣笛请示入港的货船,因为天色已黑,只能模糊看到几个字符的他有些不敢确认的跟旁边的另一个中年洋人询问道!

    “是的,先生,是普金斯洋行的红靴号,一艘四千五百吨的货船,四年前在纽约下的水,您曾经受约参加过它跟另外四艘姐妹舰一同下水的酒会,还在酒会上跟约森先生谈成了一笔贷款!”

    他身边的中年洋人记忆倒是很好,记得一清二楚!

    司戴德笑了笑,这是他第五次来中国了。不过深入到中国腹地四川却是第一次。若不是美国驻华公使卫理先生委托他这一次亲自接受重任前往四川,他可不愿意这个寒冷的天气出门,赶往遥远的中国腹地!

    “汉克斯,我让你递呈四川军政府的拜帖送上去了没有?这里到底是中国,咱们也要按照对方的规矩来做事!”

    司戴德不放心的又询问了一句,他是在华洋人之中少有的中国通之一,对于汉语跟中国古典文学比如易经等都有涉猎,对于中国人的很多在他看来很古怪的风俗,他都了解一些。

    “请放心先生,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提前向那位总督大人递交了拜会的帖子!”

    司戴德点了点头,感慨了一句:“美利坚在华近十分之一的洋行,最近都接到了那位新总督的船运订单,算起来至少有一万四千多吨了。湖北那边传来消息,他似乎忙着拆卸搬运那座曾经亚洲第一的钢铁厂跟兵工厂,这是位年轻有为的总督。据说他在美国华人之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头痛的还是他是位革命党出身的新总督,我们想要获得他的同意抢到那些铁路的修筑权,恐怕会十分麻烦,至少很难获得跟清廷一样的待遇。你知道的,汉克斯,我想来不喜欢跟那些民族观念太重的人打交道!”

    叹了口气,他开始闭目养神,等会还有一场大战要打,这时候还是先把精神养好了最好!

    司戴德,曾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任过职,1906年曾任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后任美国务院远东司司长,为美国银行团在华主要负责人,跟美国众多财团、银行之间拥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这些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他手上的权力因为这几年来美国资本在华步履维艰,对华资本输出数次未获得美国国内所期待的回报而遭到了质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从日俄战争爆发之后,沙俄对日一战战败,不得不将觊觎东方的目光暂时收回,开始重点关注欧洲事务。结果导致列强在巴尔干跟欧洲大陆、中东地区的矛盾开始剧烈起来。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了欧洲各列强国对于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地区的影响力。1904年的英法协约和1907年的英俄协定不仅标志着英国“光荣孤立”的终结。同时也意味“三国协约”的正式建立。欧洲的两个军事集团正式走向对抗。为了增强对抗德国的实力。1906年日本与沙俄这两个刚刚结束战争状态的敌对国家又在英国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日俄协定签署,与此同时。法国也与日本签署了同样性质的准军事协。再加上早已成立的英日同盟。欧洲的协约国集团在远东的区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帮手。美国在远东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日本则在法两国的支持下开始野心勃勃的将触手深向中国东北的区。妄图与俄国共同瓜分所谓“满洲利益”。

    为了攫取南满的全部利益。日本后组建了“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前者负责经济渗透。后者负责军事威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