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2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4/5页)

中的原因。在鄂中的第一批军保之中,有三个编制不在军保之中的,第十一标、第十二标以及孙国安的河南混成协。河南混成协是以为多是河南籍士兵,统计起来困难,只能暂时推后。而第十一标跟十二标一个是因为几乎在之前的战事之中全部遭到毁灭,后来仓惶成军的第十一标有太多的会党势力混在其中,李汉本来打算日后腾出手来清理了十一标之后,再普及军保。而李秀昂的第十二标则干脆是因为得知李秀昂私瞒占去了清军在光化县所掠夺的财务不报的惩罚。

    所以,第三协若是何进要变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第三协的士兵们会不会跟随他的问题,而李秀昂部却没有这种顾虑了。

    眉头微皱,他叹道:“通知川东何进,让他以川东镇守使的身份,宴请李秀昂商谈推选川督的事情吧。告诉他快些动手,叫你安插在李秀昂身边的人注意点,如果两天内还没解决,未免迟则生变,就让你的人动手吧!”

    他沉吟了一下,接着道:“吩咐张国荃领第五协协统,责令他入川配合何进接管川北军政府,下令将十一标、十二标纳入军保行列,通知地方军政府开始准备更新第十一标跟十二标的家属户籍。”

    “是!东来这就去安排!”

    李东来起身敬礼,不过出去之前却略微顿了顿身子,脸上莫名:“先生,北方的最后一封密码电文,今晚行动!”

    等待他的却没有回答,只有深一口的吸气声!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78章 追击与反追击

    对于施家这样的大户肯主动迁移到北方,而且是最北的沈阳,官府当然乐得其成,这样的大户过去,可以省下官府很多事情,在施家开始变卖店铺之后,朝廷负责移民的官员亲自找上去,对施家进行表彰,而且允诺,若是到了沈阳,允许施家以极低的价格购买附近的土地。

    这个价格低廉的难予想像,不到江南同类土地的半成,这让施家得到一个意外之喜,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土地永远是重中之重,施家虽然有钱,可是在江南却难予买到更多的土地,同样的价钱,到了沈阳,施家拥有的田地一下子可以变成原来的二十倍,这让原先强烈反对迁移的几个子女闭上了嘴。

    对于朝廷来讲,北方的平定并非一年两年之事,哪怕全部平定了满州,还有更远的西伯利亚要征服,必定会长期驻扎大军,这支大军每年消耗的物资会是一个惊人的数量,若是从江南运输,即使是采用损耗最小的海运,损耗也不是一笔小数,北方大量的土地荒着也是荒着,若是能开垦出来,完全可以节省从南方运粮的损耗,朝庭还可以增加税收,哪怕是白送,朝廷也乐意。正是如此,朝廷才会给予自愿迁到北方的平民土地,只是对于一些大户,那点土地却不足以入眼,只有大量低廉的土地才会吸引他们前往。

    在施家的带动下,又有数家原先从北地过来的大户决定向北方迁移,他们也无一例外得到官府的承诺,到了北方允许其低价购地。

    借着朝廷收复沈阳的时机,朝廷再次对移民北方的宣传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许多无地的平民终于心动起来,没有自己的土地,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七八成要交给东家,一年到头只能勉强糊口,如果是自己的土地,相信肯定要比现在过得好上数倍。

    负责移民的官员总算忙碌起来,多数人只是先行询问一下,现在并不是移民的季节,真正的效果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才能知道,普通百姓不比大户人家,他们没有多少东西要处理,一旦决定移民,用担子挑着一点最贵重的东西,跟着官府组织的队伍走就行了。

    在京城百姓为明军收复沈阳高兴时,此时的沈阳已经下雪了,雪花如同羽毛一样片片落下,不大功夫就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明军多是南方人,此时的地球小冰河期刚过,南方每年冬天也基本下雪,只是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相比,明显是小巫见大巫,南方最大的雪也不过深一尺来余,而沈阳大雪一下,第二天雪深就过膝,一脚踩下,费半天功夫才能拨出来。

    这种天气下,本来就是没有圣旨,王公略、殷继盛、孙克咸三人也不会出战,无奈王公略刚到沈阳时,沈阳天气尚是艳阳高照,明军整整三万人马,加上朝鲜一万五千兵马,实力雄厚之极,三人不愿白白错过机会,相商了一下,由孙克咸负责守城,王公略和殷继盛两人各带一万大军,加上一万朝鲜人,共同对清军进行追击。

    哪知道大军刚刚出发了才六天,大雪就不期而至,孙克咸本来还为自己不能追击满人而闷闷不乐,看到如此大雪后,不由为王公略和殷继盛的大军祈祷起来,哪怕是没有丝毫战果,只要安然返回也好。

    此时明军确实遇到了麻烦,出发的第一天,大军走过的还多是平原,到了第二天,许多地方就被森林密密实实的覆盖,越往北,森林越密实,到了第五天,整个队伍就完全穿行在林中了。

    好在此时森林只剩下了枝杆,倒是不用担心遇到满人的埋伏或者迷失道路,只是大雪一下,满目全是雪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