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2节 (第1/6页)
只是奇怪的是李成梁的大小捷数越多,辽事越是糜烂,后期更是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十九年被人弹劾罢官,十年后重新起复,此时李成梁已经垂垂老矣,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励,不但向百姓搜刮,还苛扣军饷,士卒百姓都怨声载道。 在搜刮的同时,面对努尔哈赤崛起,李成梁却仿佛迟顿了一样,但没有拿出应对措施,反而对努尔哈赤步步退让,完全没有以往的锐气,结果李成梁之后,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经壮大到难予收拾的地步,十年之内,大明不得不八易其帅。 李成梁当政时,大明颓势已显,不过,辽东局还没有完全糜烂,施闰章可以安心读书,李成梁死后三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一年后,萨尔浒之战发生,大明大败,这一战,大明的衰弱暴露无疑,满人对大明再也没有敬畏之心,第二年,沈阳被努尔哈赤领兵攻克。 沈阳被努尔哈赤攻克时,施闰章已经二十四岁,只是他明显辜负了父亲给他取名字的期望,连一个秀才也没有考上,反倒喜欢上了舞枪弄棒,当时身为大明将领的父亲已经占死,施闰章在数名家兵的帮助才,才从沈阳城中冲了出来,只是他的妻子和刚刚数岁的两名孩子却尽陷城中。 从沈阳逃出来之后,施闰章对自己放弃妻子儿女的行为无比痛恨,他曾想尽办法打听妻儿的下落,只是满人占领沈阳后,先后数次屠杀,施闰章如何还能打听到妻儿下落。 若是换了一个人,身负国仇家恨,说不定会马上投笔从戎,向满人报仇,可是施闰章文不成,武不就,心中软弱的性恪占了主导,他亲眼见证了满人在战场上无比凶恨的一面,对满人的凶恨心有余悸,隐姓埋名来到南方,做了一个商人,重新娶事生子,靠着当初从家中带出来的数十两银子起步,到如今也算薄有资产。 只是三十年前沈阳的一幕却深藏在他心中,时时如恶梦一般交缠着他,这段情景就是连妻儿也不敢说,数年前听到满人进了北京,施闰章一度绝望,后来皇帝御驾亲征,在淮安大捷的消息传来,施闰章才放下心来,今天听到朝廷重新收复了沈阳,再也压抑不下,这才当街痛哭。 或许正是压抑太久,加上又喝了一点酒,施闰章才把自己的隐秘尽数道出,说完以后,施闰章已经不胜酒力,伏案便睡。 “皇上,此人简直是狼心狗肺,先是只顾自己逃命,不顾妻儿已是不义,明明和满人有大仇却不思抵抗,反而隐姓埋名,逃往南方,又是不忠,此等不忠不义之辈,偏偏能发家致富,实在不公。”杨林愤然的道。 施闰章虽然说自己只是薄有资财,身上穿得也普通,不过,看到皇帝对此人感兴趣的样子,侍卫已经将此人打听了一遍,这个施闰章在京城拥有六家布庄,数十家粮店,何止是薄有资财,简直是一个大财主。 其余侍卫脸上也带有不屑之色,刚开始听说他是沈阳幸存下来汉人时的同情转为厌恶。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兵临武昌与先生回国 “清军这一次是要豁出去赌一把了!” 李汉等一行人才方登上船驶出码头没几分钟,武昌方向便响起了隆隆的炮声跟冲天的火光。 船上一行人登时脸色微变,即便是他自己也倒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清军是如何瞒过民军的眼线,在武昌悄然不查之下,已经打到了武昌的眼皮底下。 不过他们倒是不担心会在江面上会遇到什么危险,因为他们乘坐的这艘货船来自奥匈帝国,船上还悬挂着奥匈国旗,是他下午特别派人去寻来的,倒是不担心万一真遇上了什么清兵水师挑衅了。虽然随着海容、海琛、海筹等舰在九江反正之后,长江之上已经基本上没有清军的战舰了! 很快,船抵达了汉阳码头,登岸前他终于想明白了,清军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武昌附近,唯一的可能就是学他那般,得了洋人之助,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武昌附近! 如果真是如此,那,可就麻烦了! 才一登上汉阳码头,一行人便发现汉阳府知府李斌等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原来这一次清军当真是要豁出去了,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炮弹等不及,数十门几日都听不到声响的重炮重新怒吼了起来,射程甚至覆盖了小半个汉阳县城,没办法,李斌的知府行宅刚好就在射程之内,只能先行撤往码头处办公了! “李帅,您可回来了,前线的战事十分不利,十里铺那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