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5节 (第5/5页)
自从来到这个年代之后,日本这两个字就成为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沉甸甸的压得他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对于这个中华民族永远的敌人,他的心中除了忌惮之外还是忌惮! 自鸦片战争,中国的衰弱暴露在世人眼中之后,一向只能仰望着中国的日本,开始野心膨胀起来,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其国力逐渐增强,其国民也日渐狂妄,以为日本争霸的出路就在于逐步蚕食中国,于是,在1894年,日本举倾国之力,作赌“国运”之豪赌,突然向中国方面开战。不幸中国方面虽然有李鸿章建设起来的强大海军,但清政府实在不堪,无可救药,当关系着两国命运的甲午战争爆发时,政府最关心的,却是慈禧即将到来的六十“大寿”。结果自然不问可知,中国一败涂地,丧师割地,赔款达至二万万两之巨。 中国的洋务运动受此打击,数年间都一蹶不振。而日本发了战争横财,从此更加坚定了只有蚕食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的决心。不过,日本野心虽大,但狭小的国土制约了日本的发展。要想吞并中国就无异于蛇香大象了。甲午战争中日本从中国抢掠去的庞大的财务,在一大批才思卓越、善通谋略的政客指挥之下,这个没有多少家底的国家却在邻国陷入发展停滞之后,不愿意放弃仍和一个机会,充气一般的快速壮大了起来。壮大自己之余,这个国家的决策者们还没有忘记制定长远合适的计划,看似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放缓了对中入侵,实际上却换了一种被他们高层称之为‘扶持革命’的谋略,暗地里则积极鼓捣和制造着中国的分裂与混乱。 讽刺的是,号称‘国父’的孙文,正是日本军政高层一手扶持起来的对华第一号大杀器! 李汉还清楚地记得后世著名报人王芸生先生对日本行为的精辟论断:“(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对华之一贯政策,为煽动内乱,破坏中国之统一。清末之排满革命,日本实援助之,助款济械,历有年所。然彼非同情中国革命,其真正目的,系欲中国长久分裂,彼可坐收渔人之利。在辛亥革命时,日本一面援助孙黄,一面又帮助满清反抗民党,而彼于首鼠两端之际,备取得其cao纵与干涉之代价焉……” 除此之外,李汉还从历史书上看到,同盟会高层、南阳同盟会、东京同盟会等,都有受日本政府和黑龙会之命混入其中的日本人,这其中多以有着隐秘身份的日本军人跟情报系间谍为主,上海光复之后,沪督陈其美身边迅速聚拢了,日本浪人萱野长知等人,后来个个位居顾问要职,可以说,这一场最高智慧与战略的对决,中国还未下棋便已经先输了何止一手! 经过百年的时间沉淀之后,很多的秘密以及不能被称之为秘密了。后世大多数的国人都能通过互联网,从爆炸的信息之中看到一条他们不愿意也不敢相信的真实消息,那就是同盟会总理孙文返国之前经过日本,曾与日本有关方面达成若干协议,其中每一条在国人眼中都跟卖国没有区别。 历史上辛亥革命之后,日本虽然因为国内军政高层正在争夺本国政权而分不开精力,不过这个贪婪成性的国家还是在分不开身的情况下,不忘宣布,中国革命只能限制在“本部”,若及于满洲,日俄两国将不与列强相商,立即出兵,扑灭革命。 中国人内部的纷争,有日本深深地插足其间,本来已经足为耻辱,而日本俨然以太上皇自居,对中国革命指手划脚,稍有血性的中华儿郎,能不感觉刺痛? 当然,同盟会之中的亲日派系实力强大,却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日本的所作所为没有警惕之心的。宋教仁一系主张内阁总理制、为此还跟主张总统负责制的孙中山争吵不知道多少次。而黄兴这几年也逐渐察觉到了日本对于同盟会的影响力,为此还跟孙文等人有过争吵,最后恼怒之下去了南洋负责同盟会南洋支部。 种种的种种,无不显示了日本战略的高超,对于大多数革命党人受到日本人‘大亚细亚主义’的洗脑,让他们对于日本有着过于一厢情愿的看法,以为日本与我“同文同种”,在欧美诸列强面前,中日未尝不可以结成相互提携的友邦盟国。他们不知道,相比于欧美诸国,日本才是中国的生死大敌,日本才真正具有对中国的狼子野心! 因为不高明的一群革命党人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强国身边岂容另一个强国存在,看看日中、日俄战争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