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1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1/4页)

    与此同时,武胜关内一处,孙国安着急了他从武昌一同带出来的一众老部下,云集在自己的住所之内,事实上这已经他们今天的第二次集会了,自从昨日接到来自县城化名裴元喜的老部下的飞鸽传书之后,他便得知了军政府的大军已经抵达县内的消息了!

    匆忙过去同李汉交谈了一番之后,给他试探出了李汉的筹码,说真的,比其他现在在武胜关内的尴尬地位,无疑李汉的估价的确令他很心动,心中的重心已经逐渐偏移向了鄂中军政府那边。

    只是,孙国安到底是老狐狸一个,在清末的新军之中打混了这么些年,无论见识还是心机都比李汉所想的还要重的多,只是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看不到更远的东西罢了。

    李汉昨晚与他所说的东西,他是听进去了,心中也隐有几分赞同。但是,相比之李汉的分析,他更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自从逃离了武昌之后,他曾经代表已经奄奄一息的张彪,亲自前往信阳蒙受当时还是南下清军总调度官的萌昌接见,更是亲眼见到了云集于信阳的数万大军。

    都说耳听为虚、眼睛为实。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那萌昌匹夫对他跟接连战败的原湖北提督张彪甚是瞧不起,只许了若他戴罪立功,战后为他保住原来的新军标统头衔,便没了下文,比起李汉许之的高官厚位,当真是没有可比性。

    前两日萌昌被调回京城之后,代替他暂时接管了信阳清军调度的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王士珍虽然好说话,不过他是湖北新军出身,早些年香帅还在的时候,北洋新军跟湖北新军争夺第一镇的时候结下来的私怨,可不是说说就能解除了的。

    因此从王士珍那里,他也不过得到一个许诺,王士珍承诺战后为他争取一省所编新军协统之位,至于靠不靠谱,他心中也是没底。

    因此这番他也不过从中牵一个线,清军真正想要策反的还是如今掌握了应山县城防,堵住清军南下之路的陈征。这陈征虽说也是他麾下的老部下出身,只是这厮脑生反骨,武昌举义之前他便多次接到下面管带的报告,这厮到处拉拢各营之中的底层军官以图上位,这番举动自然引得他不喜,因此一直都被排挤在自己的嫡系核心之外,平时没少受到他的压制。

    这也是为何他在武昌起义之后趁机将他踢到了鄂中的原因。

    没想到他现在混得风生水起了,心中更加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夺关(中)

    “大人,您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孙国安沉默静思,他手下的另一个管带张宗正却急不可耐的开口询问了一句。

    他手上正捏着一份信件,乃是隐姓埋名潜伏在县城与陈征联系的原三十二标的另一个管带程畅达(化名‘裴元喜’)传过来的信件,信不长显然写得很急,只是粗略的交代了一下县城内的情况。

    据他交代,陈征使了手段欲要暗杀李汉,不想却给他趁机来了个将计就计,诈称重伤不治,骗得陈征心中暗生夺权之心,结果糊涂的只带了两个心腹便入了李汉设好的瓮中,给他来了个瓮中抓鳖,当场软禁了去。目前陈征已经彻底失去了手上的兵权,第四标跟他私下训练的几营新兵都被李汉派人强行接管了,一些反对的人也被他行使非常之手段或抓或杀,总之陈派已经彻底失势,甚至现在陈征是死是活都还是个未知数呢!

    “是啊,大人……我等同尊大人之命!”

    张宗正使了个颜色,顿时他麾下的几个队官就站了出来应道。

    剩余几人不知那置身县城的程畅达的意思,不过也是跟着一人领头,几人都站了出来,表示愿尊他之意志!

    孙国安心中欣慰,脸上郁结也稍霁。说道:“蒙众位弟兄不弃,孙某更是不敢草率行事,耽误了大家未来的前程。诸位,如今彻臣(程畅达字)的飞鸽传书我已收到,那李汉倒是有些手段,虽有些运气成分,不过仅一日便解决了陈征之隐患,令我心中佩服之余更难决定。他如今这番命令彻臣与我传信,希望我等配合接应他所派之人入关,更言到大军即将抵达关内。诸位觉得咱们应该如何是好?他若真有手段夺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