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_第1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节 (第2/5页)

与先生方为上策。如此可政令合一、上下一心,若再遇危难之时,也可凭借先生之经验从容指挥三镇之兵应对。如今天下正当大变之时,况且湖南数千援军即将抵达,西有京山刘铁督率千余助力、汉口梁氏兄弟率领两千民军援我,我军政府随汉口刘家庙有失,但此时军中正是气势充盈,可借此之机一举反攻将来犯之清军赶出汉口!是故,觉生认为,光是委任先生为汉口民军总司令反倒令其畏手畏脚、不足发挥,因此,倒不如果断放权,任由他总领军务大权方为上策!”

    “嘶!”

    这分明是要光明正大的夺权呐,要知道军政府虽然如今看似对孙武不利,军务、财务、政务三大要职之中两个如今都不在他手中了。但实际上军政府最有权势的还是军务,财务部管理的捐款就那么一点,只能勉强维持军政府的运转,甚至连新兵的饷银都是靠原三镇藩库,如今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政务部更不用说了,处理的都是三镇内的一些鸡毛蒜皮的民生小事,真正的威胁到军政府的事务都被移交到军务部,这也是为什么孙武如今还在军政府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原因。

    居正,不,准确说是居正身后的同盟会终于忍不住,要对这军务部长的位子动手了!

    一瞬间,会议室内的不少明眼人心中一跳,几乎同时有了这种想法。

    孙武脸上更显铁青,不过会议室内自居正开了口之后便陷入了冷场之中。隶属同盟会的不少人都显然没有收到风声,这一瞬间便是蔡济民等也被居正的果敢、胆大吓了一跳,眼睛不断的往居正那里看去,询问什么情况。

    而孙武一派自然就不必说了,当然不可能有人站出来响应。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一十五章 横生枝节

    孙武见到半天没有人响应,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心中却是乐开了,有心想要看那居正笑话,才没有立刻开口驳斥。

    不想他旁边突然传来一阵板凳被推拉出来的声音,心中一惊的他一转过头来,便看到一个略有些矮瘦的身影站起了。

    “是他?”

    孙武其实不用看都知道对方是谁,因为他身边坐着的两人刚巧跟他名字里都有个武字,人称‘首义三武’正是指的他们。

    没错,站起来的那个正是三武中的另一位蒋翊武。

    更令他心中惊怒的是,这蒋翊武此时刚巧也属于军务部,虽然只是个没有实权的副部长,但是这段时间来两人之间没少摩擦过。

    因此孙武一看是他站了起来,顿时心中感到不好。

    “觉生兄所言甚是,我军务部每日督管之军务繁重,一般自各地传来之战报也许等待一段时间方能得到处理,说来昨日汉口刘家庙之失,军务部当真应该负起责任来。我在这里代军务部给各位道歉,其实前几日已经有汉口民军将领反应张景良有问题,只不过我等一来顾虑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二来当时没有证据。军政府乃革命之政府、民主之政府,自然不能因一些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一言便认定其他人有罪,这才耽误了战败,白白令汉口千余同志为我革命尽忠!伯夔在这里再一次向各位告罪,以黄先生之品德、才能而掌握湖北军政府之军务,定能击溃来犯之敌,保我三镇、我军政府,乃至整个湖北之稳!因此,我提议由先生就任军务总司令,统御三镇之军务!”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蒋翊武一开口应了他心中所想,他果然是附和那居正之言,更令他愤怒的是,由他开了一个头之后,原本还隐隐能够保持铁板一块的共进会阵营顿时多了不少的应和声,孙武心中一一将应和之人记了下来,发现竟然跟蒋翊武一样,大都是原文学社出身的,心里不免对他们怨气更甚。

    这事其实真要说起来还真是麻烦。

    在如今的武昌三镇,谁人不知有三位年轻人都是策动武昌起义的重要角色,对于创建湖北军政府厥功极伟。那就是如今名震全国的“三武”——孙武、蒋翊武、张振武。由于他们三人的名字中有一字相同,地位也大致相当,而且又都是武昌起义的风云人物,故人们称他们为“首义三武”。

    武昌起义前后,共同的革命志向将“三武”汇集在一起,他们一起组织革命团体,一起为革命奔走呼号,他们为武昌起义的爆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革命队伍内部随之出现分化,曾一起并肩战斗的辛亥“三武”也开始互相倾轧,闹得水火不相容,以致被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