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 诸葛亮偷袭 (第2/3页)
后世三国时期,曹cao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至汉中。 更有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显然,散关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位置,进出雍川的必经之路。 诸葛亮的十万大军,进驻散关。 这对程闵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所以程闵一听说诸葛亮大军进驻了,马上便率军抵抗。 如今面对曹丕手下的败将程闵不知如何处置,而且长安城还需要建设安抚一番,所以他不想这么快与诸葛亮交战,于是便命令张辽前去陈仓守卫,然而就在他刚下完命令的时候一员斥候,血迹斑斑撞入了议事厅中,悲呼道:“皇上,陈仓关丢了!” “什么!” 包括程闵在内,堂中所有人大惊失色。陈仓关丢了,毫无防备的腹地全部暴露了敌人的铁蹄下,这可如何是好! “陈仓丢了……。”本来锐气勃发的程闵顿感全身无力,坐回王位上。 一众武将窃窃私语:“后方在没有成建制的兵马,这可如何是好?” “可恶!”庞统狠狠拧了一下鼻子,“胜败乃兵家常事,皇上不必忧虑。陈仓之东有一地,名五丈原。此原地理位置优越。左右掌控雍州要道。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易守难攻。可派兵马去五丈原,重新组织防线。敌人若是不理会我五丈原兵马,便出兵断其归路,劫其粮道。” 郭嘉道:“庞统军师布置得当,五丈原距离陈仓很近,敌人一定不会弃之不理。他们必须要击破我五丈原。才敢于对他处用兵。” 五丈原,后世年老的诸葛亮,就是在这里死去。他拼尽全力,也无法击破五丈原的敌人。他睿智。却不想他法,拼死在了五丈原,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这五丈原乃战略要地。拿不下来,就无法继续进兵他处。 于是,程闵听从几位军师的谋划。命令黄忠、带领五万兵马火速进兵五丈原布防,再令田丰随军同去,统筹战事。 程军五万先一步进驻五丈原,距离五丈原只剩下十余里的诸葛亮大吃一惊,他没想到程闵的眼光也这么毒,看出五丈原的重要性。 诸葛亮无奈,只好就地安营扎寨。 没办法诸葛亮只能先到五丈原下寨,寻良策破敌。 于是,诸葛亮大军就到五丈原外下寨,而五丈原上的程军在田丰的统领下坚守不出。任凭诸葛亮如何诱敌、挑拨就是不出来。 诸葛亮便如同后世死在五丈原时一样,束手无策,然退兵又不甘心。 就此。双方在五丈原开始胶着对峙。 两个月后,满宠等曹丕手下的文臣全部效忠了程闵,于禁等曹丕手下的武将也宣誓效忠程闵了。 程闵如常所愿,得到了五子良将中的于禁、乐进、徐晃,另外还招揽了袁绍手下的高览,五子良将中的张颌,加上早就追随程闵的张辽。如今的程闵,总算是凑齐了。 另外多年不见,不找程闵也不给曹丕出谋划策的贾诩,也愿意效忠程闵了,这老家伙可是牛的一13,程闵对他可是大爱啊。 既然长安已经稳定,曹丕手下的外姓将领也归顺了,程闵便来到五丈原,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击退诸葛亮,而是趁势夺取汉中。从而汉中控巴蜀,襄阳镇两湖,合肥阻江东。十州半之地三点一线防御,立于不败之地的情况下,在内积蓄力量,在外等待时机。只需时机成熟,便能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天下。 五丈原北原,程军大寨。 当程闵来到这里后,第一时间巡视各处营寨鼓舞士气。他见各寨营造错落有致,箭台林立易守难攻,而士卒又精神饱满。心中甚慰。 随后,程闵升帐议事。 程闵询问田丰当前形势。 田丰道:“诸葛亮亲自在陈仓以东的渭南驻扎,又命大将在斜谷口屯兵,意在防止我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