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开设科举 (第1/3页)
弘威元年,三月三十,弘威皇帝程闵在紫禁城太和殿内,召开了大朝会。 朝廷百官、各州军政大员,五百多人齐聚一堂。 弘威皇帝驾到的时候,群臣三呼万岁,新朝新气象。 程闵升座,百官抱着朝板站位。 有大内总管三德子,开始宣读弘威皇帝程闵改革朝廷官制的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华夏开国,百废待兴,……。” 百官一个个低着头,心思转悠,想着自己能够得到怎样的任命。 华夏帝国任命如下:荀彧为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令。荀攸为尚书省副官:仆射。 郭嘉为门下省最高长官:纳言。程昱为门下省副官:黄门侍郎。 陈登为内史省最高长官:内史令。戏志才为内史省副官:内史侍郎。 庞统为户部尚书,李儒为刑部尚书,田丰为吏部尚书,马钧为工部尚书,记得荀彧曾经推荐过一个人名叫钟繇,这钟繇历史上倒是挺牛x,让他担任礼部尚书应该挺好的,高顺为兵部尚书兼骠骑将军。 张辽为车骑将军。麒麟军团的军团长赵云封为翎军将军,青龙军团的军团长由张辽改为邓艾封为,白虎军团的军团长陈到封为后将军,朱雀军团的军团长黄忠封为左将军,玄武军团的军团长徐荣封为右将军。 又有太医院太医令华佗,以及水军大都督张允。 紧跟着,弘威皇帝程闵。以明诏划分了华夏帝国新的行政区域:上北下南,自西向东,依次为凉州、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共计五洲。 行政区域明确后,便任命各州要员: 将半部贵霜列为贵霜行省,将张辽招了回来,将吕布放了出去统治贵霜。 凉州刺史为庞德同时监管西域,庞德乃是凉州人,少小便与马超一起征战四方,羌族等外族对他和马超敬若神明,让他镇守凉州兼西域再好不过了。 并州刺史为邓艾,虽然邓艾历史上有勇有谋,是个出类拔萃的名将,但是如今他还年少,需要锻炼锻炼。 幽州刺史依旧由公孙恭来担任,他公孙家世代镇守幽州,一直都是让他镇守幽州的,就让他继续镇守吧。 青州刺史由陈登来兼任,他常年在徐州坐镇,对抗青州,所以他对徐州和青州都是最了解的,所以让他坐镇青州,最适合不过了。 刺史总督政务,布政使掌民生,提刑官掌刑罚。分工明确,直属清晰、百姓报官上诉也有门路可循。 几乎一个时辰,诏书才全部念完。 就此,在弘威元年三月,程闵颁布了改革的政令。以前百官虽然也各有职位,但怎么说也是前朝任命的,心中多少不顺畅。这一下好了,制度改革,弘威皇帝明诏任命,大家真真正正成了华夏帝国的官员。名正言顺,百官心气高了许多,更加用心为华夏帝国做事。 随后程闵望着殿中的众人,郑重的说道:“华夏帝国,需要有自己的国旗。” “国旗!” 以郭嘉为首的军师们,顿时有些发蒙。听字眼稍微明白一点点,但仔细想想又一点都不明白了。 郭嘉奏对道:“皇上。何为国旗?” 原来,在华夏历史上,直到清晚期才开始颁布正式的国旗,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时期天下人根本不懂。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有了国旗,百姓不论在那里,见到国家的旗帜,就会知道那里有同胞,那里是自己国家的领土。国家就会更有凝聚力!”程闵大声说道。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后必然的产物。程闵就是要让当代的百姓提高国家意识,所有的民族,所有的百姓都属于一个国家,那就是华夏帝国。就算有一天。程闵的华夏帝国衰败了,拥有国家意识的百姓,也绝不会允许国家出现分裂的情况发生。 军师们明白了过来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