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不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不足 (第2/3页)

钉子以前,不敢再想早先那样肆无忌惮的进兵。但金兵这头算是暂时安稳,可南京道的耶律定那边,却又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常言道,一言可兴邦,一言也可亡国。耶律定如今虽然贵为辽帝,但却是个即将亡国的帝王。辽国日薄西山,耶律定虽得了耶律淳的支持上位称帝,但所辖之地也仅仅只有南京道一地。西京道虽在名义上属于辽国,但却是耶律敖卢斡与耶律余睹的地盘。

    此番耶律敖卢斡不计前嫌率兵前来相助,耶律定起初也挺感动,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耶律定身边的耶律淳还算老实,可耶律定的舅舅萧奉先就不是盏省油的灯了。虽然由于张宝的出现导致蝴蝶效应的发生,以至于耶律敖卢斡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被害死,但萧奉先对耶律敖卢斡的谋害之心却从未消减。之前是没机会,耶律延熹逃亡以后,萧奉先父子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并没有在半路上被溃败的辽兵遇到,从而让耶律延熹不得不处死二人。

    父子俩乔装改扮逃到了南京道,由于名声太臭,萧奉先父子总算是消停了一阵,但狗改不了吃屎,在消停了一阵过后,父子俩又开始不安分了起来。当然对耶律定来讲,萧奉先的担忧也不是全无道理。

    无论是资历还是在辽国的人望,耶律定都无法与耶律敖卢斡相提并论。他能成为辽帝只能归结为下手快了一点,造成了既成事实,而耶律敖卢斡不愿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再闹一出兄弟相争的闹剧。

    耶律敖卢斡选择了退让,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耶律敖卢斡一日不死,对耶律定的地位就保持着一日的威胁。尤其是如今耶律敖卢斡还得到了安东军的大力支持。从耶律敖卢斡可以放心将西京道交给安东军代管,就能看出耶律敖卢斡跟张宝已经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了。

    虽然获得了安东军的支持有利于辽国抵抗金国,但安东军支持的是耶律敖卢斡,却并非是耶律定,这就让耶律定一系的人马感到了担忧,其中耶律定的危机感最盛。

    在金兵暂缓了攻势,积极调整部署的时候,耶律定也有了想要趁机吞并耶律敖卢斡实力的念头。只不过这种事不能摆在明面上,只能私底下偷偷进行。但耶律敖卢斡也不是傻子,即便耶律定行事再小心,还是让耶律敖卢斡发现了蛛丝马迹。

    说实话,耶律敖卢斡对于耶律定的举动既感到伤心又感到愤怒。自己不计前嫌带人前来相助,耶律定不仅不心存感激,反倒派人私底下收买拉拢自己麾下的将领,这事搁谁心里都不会感到痛快。

    好在耶律敖卢斡还算顾全大局,没有在这时选择与耶律定翻脸,对于手下人的去留,他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并没有惩治那些心怀二意的手下,反倒开诚布公的表明不会阻拦手下将领的去留。

    耶律敖卢斡也算是想开了,他知道如今的辽国今非昔比,大难临头各自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与其强留,倒不如放手,身边留下与自己一条心的人,远比留一批各怀鬼胎的人要强。

    但耶律敖卢斡还是低估了人心的险恶。虽然他再次选择了妥协,可耶律定一伙却并没打算就此放过他。当发现耶律敖卢斡默许了耶律定对他手下的招揽以后,萧奉先又生一计,建议耶律定下旨请耶律敖卢斡前来商议国事,而当耶律敖卢斡领旨前来析津府时,却被耶律定下旨“留”在了宫中。

    耶律定的得寸进尺,自是激怒了留在昌平主持大局的耶律余睹。本来耶律余睹就对耶律定一伙人的做法极度不满,但由于耶律敖卢斡的坚持,耶律余睹也只能压下心头的这些不满。早在耶律敖卢斡准备动身前往南京道面见耶律定之前,耶律余睹就预感到了不妙,力劝耶律敖卢斡不要前去,只是耶律敖卢斡非要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