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_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4/4页)

只听得胡微背对着她,略显担忧地道:“徐娘子也不知去了何处,这大相国寺有上百禅院,僧众数千,她莫不是走岔了路?”

    蒋平钏稍稍抬眼,已然瞥见徐三立在胡微身后。徐三见了,眨眼一笑,竖起食指,叫她切莫出声。

    蒋平钏垂下眼来,温温一笑。徐三立在胡微背后,便听得何采苓含笑说道:“胡娘子,你这可是‘咸吃萝卜淡cao心’了。人家救驾有功,得了圣心,便是来迟,又有何妨?”

    徐三一笑,掩口低咳两声,何采苓一听,回过头来。她面上没有一分尴尬,张口就要跟徐三搭话儿,哪知徐三却是与她擦肩而过,转而走到了薛鸾身前来。

    薛鸾此时正微微蹙眉,与崔金钗闲谈,而在二人身侧,还站着个不言不语的贾文燕。此时见得徐三过来,薛鸾勾唇一笑,主动迈步上前,手轻轻抚着她的肩头,对着她今日救驾之举,含笑夸赞起来。

    二人寒暄过后,徐三开门见山,与她挨得极近,压低声音,缓缓说道:“徐某从前在淮南之时,曾以替人辩讼为生。薛小郎之事,我颇有不平,若有甚么地方,我能帮得上忙,薛娘子尽管开口便是。”

    薛鸾面容明艳,有一双极为漂亮的丹凤眼。她负袖而立,闻得徐三所言,含笑瞥她两眼,又看了看一旁的崔金钗,随即脆声笑道:“徐状元初来京中,怕是还不知这大家门户的规矩。”

    徐三不动声色,抬起眼来。崔金钗深深注视着她,接着薛鸾的话,勾起唇角,缓缓笑道:“家丑不可外扬,怎可对簿公堂?此番丑事,赵婕有错,已然认罪。薛小郎亦是有错在身,也已经领了教训。此一事,徐娘子就不必再提了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曾小草和玥的地雷~

    感谢。,韶华胜极°,玥和曾小草的营养液~

    悄悄说一句,崴脚后不能按摩的哈哈哈

    第136章 宦途自此心长别(四)

    宦途自此心长别(四)

    徐三淡淡笑着,看着面前两人, 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儿。

    薛鸾的表弟被人强辱, 徐三过来打抱不平, 可薛鸾却说, 她不懂京中世家的规矩。崔金钗更还在旁帮腔,说甚么家丑不可外扬, 那薛小郎被糟蹋了身子, 自己也有错, 该要领教训。

    两个人言谈之间,眉眼带笑,轻描淡写, 好似不可理喻的人是徐挽澜,绝不是她们二人。

    徐三笑了笑,低下头来, 并未多言, 心中却不由想道:这薛鸾、崔金钗、贾文燕三人立在一块儿,是巧合?还是说, 她们已然走得亲近?

    她随口将话头扯开, 转而又与这几人玩笑了几句, 聊的不过是晌午吃的斋菜, 以及方才来时, 看见的寺中景致。但在她心中,却是不由深思起来。

    崔钿说过,薛鸾乃是岐国公之女, 岐国公近来与蒋家走的极近,引起天子忌惮猜疑。徐三原本想的简单,只当薛与蒋好,就是与崔不好,毕竟人人都说,左右二相,政见相反,势如水火。可是如今看来,怕不是这么回事儿。

    她忽而忆起去年在宫中当值之时,每日上朝之前,都能见到蒋沅与崔博,两个上了年纪的妇人,言笑往来,闲话家常。可待到上朝之后,两人却是时常唇枪舌剑,就朝中政令,争个不可开交。

    徐三思及此处,心中一团乱絮,只又暗暗想道:在这个封建王朝,最要紧的就算押中下一任继承人。现如今官家心意未决,局势未明,她用不着管那些派系甚么的,只管跟官家表明,她绝对是站在天子手心里的。天子说甚么便是甚么,其余人等,都不作数。

    徐三笑了笑,由宫人引着,到自己位置上站好,眼观鼻,鼻观心,甚么事也不再多想。

    她与一众臣子立于殿前,候了半晌,便见官家缓步而来,登上石阶,身后跟随二人,一是周文棠,一是柴荆。之后官家手擎香烛,口诵佛号,与寺中的女主持高谈佛理,接着又率领百官,祈福于天。

    官家处事,最重平衡之道,在大相国寺拜过佛后,转而又率着众人,去了开封西南的重阳道观。徐三面上不说,心中却忍不住腹诽道:在同一日里,又是求佛,又是问道,两边都照顾,两边都不虔诚,那天上的神仙,就不会跟着打架么?

    官家在重阳观中待的时候不短,徐三见这道观,远不如大相国寺那般宏伟巍峨,心中也有些疑惑不解,不知这小小道观,到底有何妙处,竟能引得官家专程来此,还待上这么长的工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