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卷(重生)_第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2/3页)

销声。

    秦婠站在院里,目光从书册又缓缓落到卓北安身上。他身披大氅,脸颊咳得潮红,背有些蜷,却在看到她的一瞬间又挺直了。院中一时无声,直到房里照顾他的小厮捧着药匆匆跟来,苦口婆心地劝:“大人,先把药喝了再回京吧。”

    卓北安眼中尴尬一晃而过,转身端起药碗仰头饮尽,借此平复见到秦婠站在院中时的情绪。秦婠见他饮药时眉头略蹙的表情,他是抿着唇喝药的,喝的速度不快,每口药都在舌上过味,秦婠曾经笑过这种喝药方式,说这么喝药多苦啊,被她取笑的人回答说药苦也有味,他习惯了。

    那时秦婠不解何意,因为沈浩初分明是个健康的人,很少生病服药。

    卓北安服药的模样,与沈浩初如出一辙,不论是表情还是动作。

    “砰”地轻响,卓北安将空碗搁回小厮手中的托盘上,下了台阶,看到仍摊在秦婠手中的书,秦婠的目光有些古怪,他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从她手中抽回书合上。

    秦婠回神,只是道:“前两日我在家也读过拙夫的《户卷》,真是巧了,他与北安叔叔的见解,不谋而合。”

    岂止是见解相同,那小注都写得一模一样,从字迹到内容到位置,一字不差。

    沈浩初那本《户卷》在她手里,卓北安这本《户卷》上的字是新墨,不是同一本,也不是同时写的。

    秦婠回忆了重生以来的各种细节,从最初沈浩初的字迹与卓北安一样,到后来她觉得沈浩初的小动作也像卓北安,再到现在,沈浩初不在,她却已经两次将卓北安当成沈浩初了,那种诡异的相似,让她渐渐浮起叫人无法置信的想法。

    但是,那真的不可能。

    毕竟,卓北安还活着!

    “巧合罢了。”卓北安将书交予书童,语气忽显淡漠,“夫人,时辰不早,本官要回京了,夫人保重。”

    “大人也保重。昨夜之事,秦婠改日再登门致谢。”听他有意拉开距离,秦婠便也不再称他叔叔。

    “夫人客气,卓某既为朝廷命官,安民驱匪便是份内之事,责无旁贷,夫人不必记挂在心。”卓北安将大氅拢紧,抱拳,“卓某还有公务在身,先行一步,告辞。”

    语毕,他便越过秦婠,头也不回就走了。

    秦婠退到一侧,垂首欠身送他,地上有他被阳光拉得老长的身影,渐渐远远。

    她又觉得,他不像沈浩初。

    ————

    南华寺的法会到第三日才算彻底结束,不过寺里的达官显贵们多数第二日日暮时分上完最后的祈福香就纷纷下山回京了。

    沈府也在其中。

    马车从泥泞崎岖的山路上驰过,颠得人头昏脑胀。

    秦婠看着自己缠成熊掌的手,想沈浩初和卓北安之间的不同处。除了已经发现的那些诡异共同点外,她觉得,这两人还是不一样的。

    沈浩初比卓北安要更明朗些,他会笑会怒,偶尔也有小脾气,不像北安叔叔拒人千里之外……

    越想,她越觉得自己大概疯魔了,那可是北安叔叔啊。

    是她太思念沈浩初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可以……专心写沈家的案子了。

    为了天下苍生,我可以放任你的野心报负,忘记昔日种种,但为了我曾经冠过的姓氏,我不允许自己向一个窃国者曲膝,尽管也许我并不爱我的宗室,但我始终记得,我曾是大安公主。

    ——谢皎《窃皎》

    可以预见的虐,hohohohoho……

    哦对,我还给秦雅想了个重生梗,啧……

    第110章 春闱

    夜色深沉,星月无光,云厚厚笼着,城中一片阴郁沉寂,沈府门前的红灯笼照出满地潮湿。马车缓缓停在沈府门前,厚重的门“吱嘎”打开,里面出来几个挑灯的丫鬟与婆子。

    何寄骑在马上停于巷口,隐于夜色中,隔得远远看马车帘子被掀起,缠着布绷带的手按在车壁上,秦婠揉着眼跳下马车,与小陶氏几人边说话边往家里走。

    不多时,人影就消失在沈府门口,大门紧闭又恢复原来的幽寂,何寄方拉着缰绳调转方向往家里去。此番从南华寺回来,他不放心,便暗中护送了一路。

    什么时候才能光明正大地接近她?

    何寄不知。

    ————

    秦家的事随着从南华寺回京的人潮而飞快地散布开来,成了全京城如今最受关注的谈资,沈家被殃及池鱼,不过好在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