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节 (第3/3页)
”何寄就站她身后,为了避免她失足摔下去,他离她很近,近得能嗅到她发间与脖颈里的清幽香气,一阵一阵,撩心撩肺。 “什么戏?”秦婠已然冷静,她没回头,注意力都放在前面。何寄挑的位置极好,除了能妥善地隐蔽自己,又可将底下情景一览无余。 “替你报个小仇。”他声音低得像树叶沙沙。 秦婠不及发问,已经看到山路上来的人是谁了——秦舒和她的心腹丫鬟素清。 “是她设计你落进池中,又骗沈浩初跳池救你的,对吗?你和镇远侯府的亲事,你和沈浩初,从头到尾都被她骗了,是不是?”何寄的声音就像山路上那盏灯笼,缥缈虚无。 “你怎么知道这事的?”秦婠也跟着压低声音猝然转头。 一转头,她就撞见狭长而执拗的眼眸,她没来由心头一凛。这目光很熟稔,却又很陌生。熟稔是因为她觉得似曾相识,陌生却是因为她从不曾在开朗豁达的何寄眼里看过这样的眼神。 像是压抑的仇恨撕裂开平和的假相,将痛苦从心里摊到现实。 她并没告诉过何寄这件事,以何寄的性子若是知道,义愤填膺想帮她出气是必然的,她不想把他扯进这趟浑水,所以没对他提过,但不论他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都绝不可能有恨——恨和爱一样,并关己身便很难拥有。 “秦雅说的?”秦婠很快想到最有可能告诉他这件事的人,她又想起在秦府时秦雅说的话:有人想害你。那时她只是心生警惕,提醒自己在南华寺不要独自外出,万事都要小心,可不想却被何寄带了出来。 难道是被利用了?这趟南华寺之行,秦舒秦雅也都来了,她们想做什么? 秦婠一想起这两人就头疼,沈家的事已经够难的了,她实在分不出精力应付这两人,本想借着秦雅的手牵制秦舒,毕竟她不在秦家,很多事顾及不到,然而这两人斗法为何总要牵扯上她? 正满腹郁结,山路上的秦舒将素清留在山路中把风,自己孤身一人迈到了九重葛前。何寄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道:“看。” 事已至此,秦婠只能静观其变。 九葛重微动,花后闪过道人影,竟还站着另一个人。秦婠不自觉抱住树杆,更加专心盯着。花后的人身形隐约可见,看那身量应是男人,可惜看不见脸。秦舒走到花前就停步,她披着月色斗篷,月光落在其上折出淡淡银光,将她衬得修长清瘦,别有一番清冷脱俗之美。 她没走过去,只是看到花间缝隙里透出的男人衣裳纹路,厚重而华贵的图案不属于文武百官,也不属于寻常公侯,那是天家的图案。她心里一安,也不想再往前,隔着九重葛花盈盈欠身:“秦舒见过燕王殿下。” “燕王?”秦婠大惊,转头朝何寄做了个口型。 燕王那样的人物,怎会与秦舒扯上关系?秦舒手段再高,又怎敌过燕王久经沙场的磨砺,那些伎俩用来骗骗京中不谙世局的少年或许可以,但对燕王而言不是浅得能一眼看透的野心,更遑论燕王早就心有所属。 何寄的声音又压低三分,贴着她的耳:“她求我帮忙,替她约燕王相见,我成全了她。” 话间有讥诮之意,秦婠不解,只得继续看下去。看样子秦舒对燕王始终不肯死心,在做最后的挣扎。 “秦姑娘约本王到此,听说是与江南王有关,不知是何事?”花后男人嗓音刻意压沉,听不出是谁的。他也没走出来,而是隔着花与她相见。 “回禀燕王,秦舒无意间发现一些机密,事关京畿安全,惶恐不安不知该向谁说,这才斗胆托人请见燕王。”秦舒调整了呼吸,这么多男人里,只有燕王她最难捉摸,不得不小心应对。 “哦?姑娘请说。” “家父任江浙巡府多年,与江南王多有接触,此番回京述职带回一姬妾,为江南王义女。此人常与江南王有书信往来,原无不妥之处,只是几日前我无意间发现其所书之物竟是京畿要务,故深觉不妥,恐怕其中有非同寻常的关系,奈何家母一介妇孺,家父又宠信此女,我也不知该向谁说,便想起殿下。”秦舒垂头道,声音虽平稳,心里却已突突直跳。 秦婠躲在树上听得也不禁要替她叫好。 为了接近燕王,她真是用尽了心思。燕王性喜开朗奔放侠骨柔肠的姑娘,一如曹星河,所以她改了方式,以这样的借口接近他,恐怕是最能博他好感之举,还可借此对付危及他们母子地位的妾室,可谓一举两得。江南王到底有何阴谋,恐怕秦舒并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她借题发挥,那妾室与江南义有私通之举是肯定的,她只不过加以利用。 当真是机关算尽哪。 不过她大概不知道,燕王早对江南王有了戒备之心,从她父亲回京之时开始,那姬妾的来历就已无所遁形,她说的这些事,并非秘密。 “姑娘有心了,此事本王定会查明。”男人的声音放柔许多,目光似也柔和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