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_第35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5节 (第2/2页)

儿有歌曲的声音传来,“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啊……”

    之后居然还有《草原之夜》“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耶~~~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哇!莫茹也觉得真是了不起。

    “说是来叫吃饭,怎么……这是什么?”窗外响起张翠花的声音。

    她打发菊花和周七七来叫吃饭,结果一去不回,她就亲自来看看,没想到听到有人唱歌。

    可了不得了,这是……大喇叭?

    她蹭蹭进了屋,发现大人孩子们都围着炕桌在那里听得入迷,那东西有个喇叭,但是比公社那个可小多了。

    这是收音机?

    张翠花没见过收音机,不过她隐约听说一个收音机要百十块钱。

    就这么个破烂玩意,百十块钱?

    要不是有大仙,她得打死红鲤子!

    莫茹扭头看到张翠花正在咬牙切齿,心里暗叫不好,说来叫吃饭呢,他们还不去,莫不是等急了?

    她怕张翠花误会生气,就赶紧扯扯周明愈,对张翠花笑道:“娘,小五哥做了个收音机给你和爷听。”

    张翠花瞅瞅她又瞅那木盒子里的玩意儿,这东西叫收音机?

    切~~呜呜啦啦也听不清啥,糊弄二傻子呢,我才不稀罕呢!

    等等,自己做的?

    红鲤子还有这个本事,能做收音机,这是哪里学来的本事?

    就跟着高技术员学了那几天?

    张翠花表示非常怀疑。

    就在这时,小八扭了一下,正好扭到县台,居然在唱茂腔。

    张翠花眼珠子一下子亮了,蹭得挤进来,跟孩子一样探着脑袋盯着那简陋的收音机,“给我听听?”

    正是她最爱听的赵美蓉观灯啊,这一听就入了迷。

    ……

    南屋里周诚仁坐在饭桌前,瞅了瞅,“怎么还不来?”

    大冬天的,这饭菜都凉了。

    儿子媳妇们一大家子也都团团坐,等着张翠花叫了小五一家回来吃饭呢,结果一个一去不回,两个一去不回。

    这是咋的了?

    丁兰英对泥蛋儿道:“泥蛋儿,你去叫嫲嫲和达达一家来吃饭。”

    泥蛋儿就站起来小跑着去了。

    众人继续等。

    一等不来,二等不来……

    众人面面相觑,这是咋的了?

    周诚仁寻思难道孩子叫不来?叫大人去,他看向王金秋看看丁兰英的。

    张够蹭地站起来,“还是我去吧……”

    许久以后,丁兰英犹豫:“要不,我去看看……”

    ……

    自从周明愈把这个自制矿石收音机修好以后,这个冬天先锋大队的社员们多了一项娱乐——跟着二婶子听收音机。

    以前社员们娱乐很少,顶多是农闲的时候听戏,有些大队有草台班子,农闲里各大队转悠着唱戏,能赚点粮食和钱。

    这种一般很粗糙,戏服粗糙,唱的粗糙,会的曲子也就那么固定的三四首,没有花样。

    就这个有些人也听得入迷。

    可惜冬天冷,出门去别的大队总觉得冻得慌。

    而周诚志又抠门得很,绝对不会舍得花粮食和钱请草台班子来队上唱戏。

    所以,先锋大队的娱乐就更少。

    按照平常,如果不干活的话儿,老头子们喜欢凑堆下五福棋,孩子们就抓石子儿或者玩柺骨、踢毽子、打仗之类的,女人们则扎堆闲聊。

    可干活儿的时候其实更需要娱乐啊。

    女人们推磨、纳鞋底、编草鞋,男人们编席的时候,聊着天就不那么累。

    这要是有个收音机听着响儿,当然就更不累了!

    所以,周明愈修起来着收音机简直了,一下子就成为全村娱乐来源,听新闻、听琴书、评书、茂腔、黄梅戏、京剧……张翠花直接掌握着全村的娱乐开关,成为全村娱乐女司令。

    当然也不是一天到晚开的,这东西要用电池的!

    电池可是要花钱买的,就算队里出电池,她还不舍得总听呢。

    后来莫茹跟她说随便听,收音机买不来,这种零件还是买得到的,回头小五哥再给做几个备用着。

    管他能不能的先这样说着呗。o(n_n)o

    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张翠花这才放开了听,什么国家大事、开大会、什么责任田、包产政策,一时间没有她不知道的。

    二婶子一下子成了走在前沿的人物,大家有事没事的就爱来问问她,“二婶子,最近有没有什么新政策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