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_第3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9节 (第2/3页)

觉。

    面对这种优秀的学生,他们当老师的也高兴,有一种挖到明珠的欢喜。

    周明愈问道:“邢主任,我们要补多少钱和粮票?”

    社员们的粮食关系只有粮食没有油,但是城里的学生上学,粮票是饱含着油的,所以要更贵一些。

    邢老师沉吟了一下,“按照文件,是要补足每个月的粮食和油,不过……莫应熠同学是我们学校特招的,这样吧,减半。”

    因为是特招生,也有优待,口粮直接转过来改成一个月三十斤,原本需要补十五斤还得加上油钱,现在邢主任让他们只补七斤半即可,油钱不用再补。

    这可是很大的福利,全校也只有莫应熠一个学生有。

    三人很开心,对邢主任连连道谢。

    邢主任又把情况说了一下,安排莫应熠进初一一班,这是实验中学的尖子班,都是从本县各公社选拔上来的。

    当然,外县也不只是莫应熠自己,除了他还有四个,全是当地的尖子生。

    可莫应熠是语文数学成绩最好的!尤其他在几次数学竞赛中总是拿第一名或者并列第一名,因为这实验中学才破格要让他来读书的。

    现在他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

    “家长请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邢主任非常亲切地道。

    很快一班的班主任就过来,是位女老师,姓冯,三十岁的年纪,性子温和,笑微微的非常亲切。

    她一见莫应熠两眼就发光,亲切地嘘寒问暖,看得出她很喜欢这个学生。

    老师们没有不喜欢好学生的,尤其年纪小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优秀的,哪怕在课堂上再严厉的老师,对他们都是和风细雨的。

    因为莫应熠的优秀,加上周明愈两人准备充分,来学校报到一切顺利,并没有任何障碍。

    冯老师先领着他们去宿舍,坐北朝南的平房,大通铺,里面潮湿阴暗是免不了的,“冬天也不生炉子,里面阴冷的,还好你们带的棉被厚实。”

    有些学生家里困难的,就一床小被子,睡觉的时候不敢伸腿只能缩成一团,甚至没有褥子只能睡光板床,别提多艰苦。

    莫茹点点头,配合着冯老师的表情,“是的,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俺们把家里的棉被都凑出来了。”

    既不能当最穷的,也不能表现得太打眼,中不溜的就好。

    这一点莫应熠一直做的很好。

    他虽然吃穿不愁,可他花钱用钱上很抠门,铅笔非要写到拿不住还得用块木棍夹着写光,一点都不待浪费的。

    财不露白这点,他小小年纪做的很到位。

    莫茹让弟弟自己把东西归置一下,除了铺盖和衣服,还有一箱子书本。箱子是周明愈给打的,上了锁,非常结实。

    另外就是茶缸、饭盒、脸盆、牙具这些,都是莫茹在县里置办的。

    冯老师看着他们忙活,暗暗称奇,没想到乡下来的孩子也知道刷牙。

    再看他们穿的虽然土气还带着补丁,却干净整齐,尤其莫茹和周明愈俩人,头发也干净利索,不像有些农村人看上去得有一个月没洗过似的。

    这样,冯老师对莫应熠又高看几分。

    安排好了,冯老师笑道:“家长在这里歇歇吧,我带着莫应熠同学去班上打个招呼,吃了午饭下午就正式上课。”

    两人却不肯多呆,“老师还是锁了门吧,我们出去溜达一下,开饭的时候也去食堂买饭吃。”

    冯老师也同意,锁了宿舍就带着莫应熠先去上课。

    莫茹就挽着周明愈的手在校园里溜达溜达。

    “小五哥,你想不想上学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