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1节 (第2/2页)
接在青石上垒砖头就行。 其他根本不需要动。 这两年周明愈和莫茹又认识一些人物,直接走关系买了水泥、石灰,想一次性把房子改成水泥砖瓦房,省得黄泥糊墙不结实。 不过他没有先给自己忙活,而是先让砖窑厂集中烧瓦片,日夜不停地烧,烧了瓦片先卖给自己大队,让社员们把自家屋顶都盖上瓦片。 只要有瓦片,哪怕是土坯墙,也不至于那么脆弱。 在别人还愁吃喝的时候,先锋大队却忙着修葺屋顶,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家都换成黑瓦屋顶。 先把爹娘的房子换成瓦顶,周明愈才开始张罗自己这边。 也不用别人,就周玉忠、周诚信领着周诚廉、周培基加上周明林十来个男劳力,两天就帮着把砖墙垒起来,垒墙的时候就把阁楼架好。 择吉日上梁。 因为笆子都是现成的,直接把之前的覆盖上,再糊泥、盖瓦即可。 五天时间,三间青砖黛瓦房就起来了。 为了防潮、防火,周明愈还设计山墙突出一块可以防火挡风。防火墙和山墙就用石灰水泥等混合物抹墙,干了以后就是粉墙黛瓦,非常耐看。 村里人都看着好看,纷纷说以后盖房子也要盖劳模家这样的。 周培基直接就让周明愈帮忙设计,盖不了那么好的,也要有那么一个样子。 设计好了,男人们帮忙打地基,女人带着老人们帮忙刮秫秸绑笆子,准备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垒墙。 周培基的三间屋子,在春种以前也盖了起来。 …… 转眼春耕开始。 由于去年雨水大,今年一点都不干,耕地都省了好大的力气。 再有莫茹给拿虫子,有买来的化肥加农家肥,周诚志觉得今年怎么看也应该是一个丰收年。 清明榆钱开的时候,莫茹撸了很多,自家吃榆钱饭,还和周明愈给邱母捎了一篓子去。 反正他们每周要去一趟东关拉煤。 他和单腾飞的生意如今不用亲自去高成县,而是改成东关交易。高进县在东关成立了一个煤炭加工厂,专门加工煤球,在本县内销售。 周明愈把蘑菇、咸鸭蛋拉去东关,单腾飞的人会运煤来东关分煤厂,这样交易更方便。 连和邱磊的交易都改成在这附近——自从食堂解散以后,社员们有了自留地,农村的集贸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市场管理人员对农村市场的限制也有所放松,倒腾一点地里的菜蔬并不在限制,就有人也趁机倒腾一点粗粮糊口,当然工业品、大宗粮食、鸡蛋等的交易还是限制的。 今年春耕春种的时候,造纸厂和砖窑厂也不停工,但是减少了人数,毕竟不能耽误农忙。 尤其很多外村人宁愿在这里打砖坯也不想回去种地,因为这里能吃饱,回村以后吃不饱! 食堂解散,更没有吃的! 于是周明愈就和周诚志商量,让这些人倒班,回家两天回来干一天。只要他们队里没意见,他们就继续招人打砖坯。 毕竟先锋大队自己对砖瓦的需求量就很大,家家户户都想盖瓦顶。 看着人家劳模家的砖瓦房,谁个不羡慕啊? 春天这么大的风,那屋顶都纹丝不动呢! 再看看自家的屋顶,几年风吹日晒雨淋的,那麦草已经脆弱不堪,被大风一吹直接漫天飞扬,最后露出泥底子来,就跟被褪毛的鸡一样,别提多难看! 莫茹也觉得的确住得更加舒心,窗户也更合适,镶着玻璃呢,这才是窗明几净有没有! 小八已经出了百日,多半时间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不睡觉就自己哄自己玩儿,比周七七小时候还好带。 从出生到现在,只有尿在身上的时候会哭两声,其他时间几乎不哭。 可惜他对别人逗他也没兴趣回应,周明愈每次逗他都感觉很挫败,你挤眉弄眼地想引起他的注意,他连个眼神都欠奉。 估计是个性子冷清的,好在这会儿白白胖胖的,又干净又乖巧,别提多招人稀罕。 周七七觉得是她一直看一直看的功劳,是她给看俊的,所以每天都要对着弟弟洗脑,“小八,你可是我看俊的,要不是我,你早就被送人了呢。” 莫茹看看天色,夕阳西下,落日熔金,院子里一片金黄,周围桃红柳绿泡桐挂着淡紫色的喇叭花煞是好看。 她的绿篱如今已经成形,果树花树和柳树相间,下面是一些苘麻红麻之类的,可以收麻自用。 她招呼周七七去南屋吃饭。 先锋大队的食堂到底还是解散了,把粮食分到户各家自己吃饭,只集体出工干活就行。 这几天就要进入春种高峰期,莫茹也一直去帮忙,所以自己不做饭就去南屋吃。 莫茹用襁褓包着儿子,领着闺女出门。 她也不用锁门直接带上来即可,因为一狗一鸡一鹅在家负责看门,它们直接对周七七负责,看管房前屋后的菜地不能被祸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