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节 (第2/3页)
而已。 莫茹还要去收土,就让她们明天吃完晌午饭过来,她利用休息时间给她们讲讲缝纫机的工作原理,教她们使用缝纫机。 反正白天三个男人当主力,她只需要晚上施展神通就好。 晚上月亮明晃晃的,周诚志不舍的点灯,就让队员借月光抬土。 这更方便莫茹cao作。 莫茹几趟就把自己这组的土运上去,顺便去自家几个哥哥那组也收一下,运到他们指定的地方。 现在他们计算土方是量挖出来的河沟体积,所以不需要管土有多少,只要沟壑深度宽度够,就算合格,毕竟是为了挖沟,不是为了挖土。 周明愈还建议把挖出来那些砂砾土、碎石土都拉到村里去,把那些低洼易积水的地方铺垫一下,免得一下雨就泥泞一片没法走路。 从村前头开始,争取全村都铺一遍,这么公平的建议赢得了社员们的赞同,纷纷说劳模就是先进有觉悟,要是某些干部肯定先从自己家房前屋后开始铺。 于是,有莫茹帮忙,先锋大队挖河沟的进度很快,社员们并不觉得多累多苦。虽然砂砾石不少,两米往下也有石头却没有特大块岩石,所以挖沟进展比较顺利。更何况,他们有“祖宗”保佑,往往留着第二天再来想办法敲破的大石头,晚上就已经松动直接拖上岸就好。 这让他们感觉如有神助,都怀疑妇女们说秋收的时候有老祖宗保佑是真的! 那时候他们听了还笑话呢,现在晚上抬土真的一趟顶十趟,他们就有一种哎呀娘啊话不能乱说,祖宗真的在看着他们呢的感觉。 简直是遍体生寒啊! 所以,还真是没人敢偷懒! 中间过了一个元宵节,因为都忙着上工,也没人没精力去赏灯看花的。不过周诚志还是让食堂做了炸丸子、炸春卷应景儿,当然说是炸其实不过是有那么几滴油煎一下子而已,甚至可以说其实是烙熟的。 当地没有糯米,做元宵是用黏黄米,春卷也舍不得炸,而是摊地瓜面煎饼卷大葱大酱咸菜萝卜丝之类的代替。 再把之前存的腊肠全都蒸了,切片,一张饼分两片腊肠,这个元宵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 三队四队那些社员们吃煎饼就已经觉得了不起的好饭,竟然还有腊肠! 虽然之前跟着张根发办食堂说敞开肚皮大吃大喝,可实际那样的日子没有坚持一个月,而且吃的也不过是粗粮,更没有吃过什么rou。 那时候他们还笑话人家二队土包子,都办食堂大吃大喝,他们居然还在限制口粮不能敞开肚皮吃一顿。 现在看,人家就算没那么往撑死里吃,可人家也吃饱的,并且细水长流,到现在还能吃饱。 他们呢? 一开始是吃了两顿过瘾,可后来呢? 裤腰带勒得越来越紧,大老爷们都成了二尺小腰! 所以,这一顿饭大部分人吃得感慨万千,当然总有一些不满足不感恩的,也没人搭理他们。 慢慢地,又把村里其他弱劳力吸收进来,让他们也能参加劳动赚点吃的,为了刺激他们劳动积极性,依然按照土方计算口粮。 那些原本在生产队只能拿七工分的男人,突然就祖宗附体一样,简直可以拿十工分! 赵化民夫妻俩再一次成功逆袭,每个人都能拿到八两! 周诚志都有点rou疼,寻思早知道一开始就多加半方到一方的量,要是这样下去自己队亏大了。 他和周明贵商量了一下,又带着周明愈和莫茹再加上另外三个生产队长去了一趟公社。 这一趟他是要粮食去的,为了要粮食,他毫不客气地“揭发”张根发为邀功把口粮当余粮卖给粮管所,害得社员们现在饿得前胸贴肚皮,春地都还没耕完,只怕春种又要耽误,那可要耽误交公购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