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节 (第2/3页)
回来也不舍得用光,都囤着呢,以后家里要是有急用也能拿出来,省得四处求人。来年泥蛋儿估计就得上学,也总得有身像样的学生装吧。” 听她说要给泥蛋儿做衣服,丁兰英就激动起来,“妮儿,可别破费,一个小孩子做什么新衣裳。” 张翠花就道:“行啦,没事就散了早点歇着,明日想上集耍耍的就去吧,早点回来队里还得继续包包子蒸饽饽。” “好嘞。” 晚上莫茹和周明愈都已经睡下,结果有人来敲门,“砰砰砰”力气格外大。 周明愈没好气:“谁呀!” 外面传来女人的声音,笑道:“哎呀,小两口怎么这么早就困觉了?真着急。” 周明愈有点迷糊,这是谁? 莫茹听出来是四娘娘赵连英,附耳告诉他,让他应付自己装睡。 这种时候要是她敢出声,赵连英就能好意思把她喊起来招待。 周明愈就道:“四娘娘啊,俺们已经睡了,有事明天再说吧。” 他心里不大舒服,看来还得把院墙垒上,要不这些人总随便来到房门外面。 赵连英道:“年轻人怎么困得这么早,娘娘我有个话儿要和妮儿说说,你叫她起来,妮儿?” 周明愈越发不高兴,“娘娘,妮儿她们画灶王像画得可累了,别叫她,有事儿明天说吧。” 真事的,你有事白天干嘛了?就是晚上吃饭那会儿也可以啊,怎么非得现在睡觉来说? 不知道怎么想的。 赵连英怎么想的呢,当然是想来管莫茹借布票和钱。 之前她就一直心思活动,想找莫茹借,可好几次她跟莫茹提起这个话头来,还不等说的就有事,不是有人找她就是找莫茹,再不就是莫茹有事儿反正不落单。 一来二去的,这么些日子她愣是没瞅着机会跟莫茹开口。 这几天莫茹又帮着带人画灶王像,白日黑夜的身边都是妇女们,她也没机会。 之前莫茹在南屋吃饭,赵连英就算想去也不能去,张翠花在家,她现在看着张翠花就不得劲。 总觉得张翠花对她好像有意见,甚至因为拿了劳模有意无意地就跟她炫耀示威似的。 反正好几次在食堂里碰到,她笑着和张翠花说话,张翠花给她的感觉都是不冷不热的,就是没有如她想的那么热情。 要是她当着张翠花的面管莫茹要东西,张翠花肯定拦着。 实在没有办法,她就只好晚上来。 如果再不开口,明天大集肯定来借的人更多,这个借那个借的,自己借到的可就少了。 要是被别人借走很多人不还,不就白瞎了?给别人还不如给自己,怎么说也是自己人。 “我知道你们累,娘娘这不是没有办法嘛。明愈,娘娘给算算账啊,你明升哥哥比你还大呢,这还没说媳妇。今年一个人就发那么二尺八的布票,娘娘家总共发了一丈一,你说有啥用,一个人一身衣裳做不起来。你们弟兄个子都大没有个一丈五哪里做的起来?” 莫茹心道:明明八尺就够,怎么还得一丈五呢? 赵连英可能有些冷,就跺了跺脚,搓搓手,呵呵气,继续在外面唠叨:“看好个闺女,人家还要两钩子布当彩礼,你说娘娘去哪里弄两钩子布啊。” 周明愈:两钩子是多少? 莫茹:一钩子是一丈六。 “你说你哥哥结婚,也不能就做一身衣裳吧,叫人家看着笑话,还得做床新被子,还得给媳妇做衣裳,这布票哪里够啊。” 周明愈:明明结婚的时候去领结婚证可以拿布票呢。 现在乡下人结婚,基本不去领结婚证,吃顿饭就拉倒,乡约比结婚证管用。 他想的是以前说亲还有点麻烦,现在二队是全县工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