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3/4页)
又瞧了瞧喜宝:“都这么轻了,再轻我就听不着了。” 喜宝忙开口:“不吵,一点儿也不吵,我平常上学也是这个点儿起来的。”顿了顿,她上前几步,好奇的上下打量着她奶这身行头,她爷的太极服她倒是认识,不算稀罕,可她奶……“奶,你这是在干啥呢?” “好看不?”赵红英二话不说丢下老宋头就往喜宝跟前来,张开双手转了个圈,全方位的展示了自己这身新做的衣裳,“我报名参加了腰鼓队,居委会组织的老年腰鼓队!” “……真好看。”喜宝还有些懵,她认为大概是因为刚起床脑子不大活络的缘故。 可赵红英一听这话就来劲儿了,回头冲着老宋头吼了一句:“声音扭大点儿!让我给咱们宝来跳一段!” 说跳就跳,哪怕赵红英的舞姿其实很一般,可因为她自信,有一种哪怕根本不在节拍上,看着她那副自信满满的模样,都会下意识的怀疑,也许是自己听岔了。 一小段腰鼓舞后,赵红英摆出了个收的动作,还颇有些可惜的对喜宝说:“我挺想你二奶奶的,你说她要是来这儿了,不就能跟我一块儿去跳腰鼓舞了?” 喜宝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刚想说,要不我陪你去吧,就听赵红英又道:“没你二奶奶陪我唠嗑,我就找了隔壁几家的老太太,我还拉着她们一道儿去报了名,不会没啥,我教啊!宝你不知道,咱们几个老姐妹处得可好了。” “那倒是挺好的,奶你有人说话就好。不然,也可以找妈她们。”喜宝提议道。 “我跟那俩没话说!”赵红英依旧嫌弃满满,“她俩只会天天嘀咕强子大伟咋找不到媳妇儿,再不然就琢磨着给梅子芳芳相看,没劲儿透了!……哎哟,这会儿都啥点儿了?我得去买菜了,宝你一起不?再叫上隔壁家的谢老太!” 第122章 九月的京市闷热依旧, 连着半个月光景都是艳阳高照,这倒是方便刚开学不久的大学生们洗晒收拾两月不曾使用的竹席薄毯, 不过也确实叫人有些吃不住这秋老虎的威力。 喜宝开学头一周倒是回家去了, 可打从第二周开始后,她就又陷入了忙碌之中。 首先摆在眼前的, 就是她入党的事儿, 以及受到上头领导表彰的事儿。这入党,按说哪怕是京大的学生, 也极少会在大三刚开学就通过申请的,像喜宝这样, 只要她接下来别出什么岔子, 入党的事儿全是板上钉钉了, 尤其她还有领导嘉奖作为附加分。 一同参加奥运会的师姐们都沉默不语,其实她们都很想说点儿啥,说说这位宋同学压根就没干啥翻译工作, 或者说她顶了别人的班,去了风头最盛的田径队啥的。可最终, 她们还是住了嘴,想着去年那会儿泼冷水反而把自己送进医院的倒霉蛋,以及在奥运会把自个儿摔成了骨折连留学的事情都只能暂时往后挪的严同学…… 算了, 还能咋样呢?总觉得这姑娘有点儿邪门。 也是巧了,因为除了喜宝和刘晓露是在读学生外,其他有幸一同前往美国的,无一不是应届毕业生以及在读研究生。前者毕业了就安排去各个单位上班, 奥运会的经历足以叫她们每个人都面上有光,后者因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原就不待在一块儿,加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全国上下哪里都需要翻译人才,忙着学业的同时还要完成上头交代的任务,加上中间到底歇了半个月,谁也没那个想法去瞎折腾。 有这个工夫,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翻译几本外国文学着作。更别提,现在需要翻译的不单是文学着作,还有各类科研成果,单就是医学方面的,就足够让他们加班加点翻译个好几年了。 喜宝也接到了任务,她跟刘晓露一样,都被要求在课余时间翻译着作。考虑到她们的年纪和学业,不敢给那些精确度特别高的原文书,给的都是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学着作。 当然,也不是叫人做白工的,届时会按照翻译的篇幅算钱,而且价格不菲。 这种翻译任务,简直就是给喜宝量身定做的,只因她虽然平时也有苦练口语,可毕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