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节 (第3/3页)
难产之征,就要做好准备。希望啾啾这回胎位是正的,也不要出现脱力的状况。” 卫承勉沉默片时,安慰道:“放心,儿媳妇吉人自有天相,别总往坏处想。” 他倒是想起了当初妻子分娩时的情形。那时候也是波折颇多,他守在产房外,也如眼下的小儿子一样焦灼不安,胡思乱想。 他跟妻子一向情投意恰,妻子亡故之后,他便一直没有续弦,自己教养两个儿子。母亲曾经劝他寻个填房,母亲说如此也能更好地照料两个哥儿,但他均以担心后母待孩子不好为由拒绝了。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他的忧心所在。他曾经也想过若是多个人来照拂孩子会不会更好一些,毕竟他平日也甚是忙碌,精力总是不足的,但转念一想,不是自己的孩子终归不可能掏心掏肺地照管,再是贤良淑德也不会真的做到视如己出,等到将来对方再有了自己的孩子,说不得还要为着争夺家产耍心眼。 他可不要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何况他确实忘不了亡妻。他曾经在妻子临终时,咬牙含泪答应说要好生教养两个哥儿,他这些年来也确实是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然而可惜的是,他没能教养好长子,他也不晓得为何,明明是一道长大的,受到的教育也毫无差别,为何幺儿就能比长子懂事那么多。 他越来越偏爱幺儿,也是在长子性子逐渐偏激之后。他如今已经不想多跟长子打照面,之前长子将他推到廊柱上那次,已经领他对这个儿子失望透顶,后来出了射熊那件事,他便在想,这种儿子根本就是来讨债的。将来爵位交给他,卫家会不会败在他手里。 卫启濯正仔细留意着产房内的动静,转眸间见父亲始终沉默不语,一顿道:“父亲可是在思量着祖母的事?” 卫承勉从忧虑之中回神,想到卧病在床的母亲,长叹一声:“近来诸事真是千头万绪,我方才又想到了你大哥的事。”他适才忽然想,如果爵位的继承人可以随意选择,他就将爵位传给小儿子。 卫启濯垂眸缄默。这阵子确实是多事之秋,父亲提起大哥,倒是令他想起明年又到了父亲的前世大限。 他忽然有点不能想象自己前世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两个最亲近的长辈先后离世,自己又是孑然一身。还有那么多敌手要提防。 卫启濯压抑叹息。 眼下啾啾面临的就是一大关,他想想她如今的处境就揪心。啾啾头先与他玩笑说男人是体会不到生产的痛苦的,若是他来生孩子,不晓得会不会疼哭,他当时凝着她,倒是没有笑。 他想,他愿意帮她承受一切,如果真的能转嫁疼痛,他愿意代她领受。他从前就在心里想,他要将她捧在手心里疼宠,不让她受一点苦楚。 如果可以,他倒是真的想代她生。 傅氏听闻萧槿临盆了,轻嗤一声,继续手头的针黹活计。 生孩子又不是什么出奇的事,能否生下来还两说。她如今倒是记挂着老太太那边的动静。 卫老太太此番病倒,还不晓得能不能好起来。若是就此归了西,那倒也是好事一桩。 她知道为官的最怕父母和祖父母亡故,因为守制会耽搁前程。但她可不管这些,她儿子还年轻,又有过人的奥援,纵然在家守制三年也不打紧。何况她儿子今次归来,说不得就能青云直上,大不了让部里保举夺情便是。 老太太若是死了,于她而言有两大好处,一是不必再受制于她,二是老太太没了就可以分家了,分家之后儿子就见不着萧槿了,见不着自然也就能渐渐断了念想了。 思及儿子,傅氏又是一股火气冒上来,忍不住甩手扔了手中针线。 她儿子大约是中了邪了,这几年越发不肯听她言了,也不晓得那个孝顺知礼的儿子去哪里了。如今又不知道他安危如何,她可不想让儿子有一丁点的损伤。 “你说说看,”傅氏忽然看向一旁的沈mama,“若是婆母此番真有个好歹,将来分家,三房那头能捞到多少好处?” 卫承劭如今已经跟卫承勉商议着要给远在浙江的卫承劼去信,让他告假回京来,否则万一有个不好,卫承劼连老太太最后一面也见不着,并且老太太的后事也要兄弟三个商量着cao办。 傅氏曾经去探过卫承劭的口风,卫承劭虽然没具体说老太太状况如何,但既然已经开始做最坏的打算了,那想来是不容乐观了。 沈mama踟蹰一下,只是摇头道说不好。傅氏也知这是实话,沉声一叹。 分家虽有好处,但也是一场硬仗,打不好可是要吃大亏的,何况她那个三弟妹也不是吃素的。 她低头瞧见被自己扔到一旁的绣品,又伸手拿了起来。 她心里虽然巴不得老太太就此殁了,但还要做做样子,比如给老太太绣个福寿安康的锦帐。 傅氏继续引线穿针之前,看了一眼天色,吩咐道:“仔细盯着大房那边的动静,看那萧氏此番生产结果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