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见闻录_极地之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极地之旅 (第2/4页)

说定了,下次我就是带家属来,也能同你尽情玩的啊。”

    “嗯。这件事我已经非常明白了。”哥特族女子压低了声音,嫣然一笑,然后带着几分艺妓的风采打闹着说:“我也很喜欢那样,平淡些才可以持久啊。”

    “所以你就帮我叫一个来嘛。”

    “现在?”

    “嗯。”

    “真叫人吃惊啊!这样大白天,怎么好意思开口呢?”

    “我不愿意要人家挑剩下的。”

    “瞧你说这种话!你想错了,你以为这个温泉浴场是淘金的地方?光瞧村里的情况,你还不明白吗?”

    哥特族女子以一种遗憾而严肃的口吻,反复强调这里没有干那种行当的女人。阿华表示怀疑。哥特族女子认真起来,但她退让一步说:想怎么干,全看艺妓自己,只是预先没向主家打招呼就外宿,得由艺妓本人负责。后果如何,主家可就不管了。但是,如果事先向主家关照过,那就是主家的责任,他得管你一辈子,就是这点不同。

    “所谓责任是指什么?”

    “就是说有了孩子,或是搞坏了身子呗。”

    阿华对自己这种傻里傻气的提问,不禁苦笑起来,又想:也许在这个山村里还真有那种事呢。

    他百无聊赖,也许会自然而然地要去寻找保护色吧,所以他对途中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有一种本能的敏感,打山上下来,从这个乡村十分朴实的景致中,马上领略到一种悠闲宁静的气氛。在客栈里一打听,果然,这里是极地生活最舒适的村庄之一。据说几年前还没通铁路的时候,这里主要是农民的温泉疗养地。有艺妓的家,都挂着印有饭馆或红豆汤馆字号的褪了色的门帘。人们看到那扇被煤烟熏黑的旧式拉门,一定怀疑这种地方居然还会有客上门。日用杂货铺或粗点心铺也大都只雇佣一个人,这些雇主除了经营店铺外,似乎还兼干庄稼活。大约她是师傅家的姑娘——一个没有执照的哥特族女子,偶尔到宴会上帮帮忙,不会有哪个艺妓挑眼吧。

    “那么,究竟有几个呢?”

    “你问艺妓吗?大约有十二三个。”

    “哪个比较好?”阿华说着,站起来去揿电铃。

    “让我回去吧?”

    “你可不能回去。”

    “我不愿意。”哥特族女子仿佛要摆脱屈辱似地说,“我回去了。没关系,我不计较这些。以后还会再来的。”

    但是,当看见女佣时,她又若无其事地重新坐好。女佣问了好几遍要找谁,她也不指名。

    过了片刻,一个十七八岁的艺妓走了进来。阿华一见到她,下山进村时那种思念女人的情趣就很快消失,顿觉索然寡欢了。艺妓那两只黝黑的胳膊,瘦嶙嶙的,看上去还带几分稚气。人倒老实。阿华也就尽量不露出扫兴的神色,朝艺妓那边望去。其实是她背后窗外那片嫩绿的群山在吸引着他。他连话也懒得说了。这哥特族女子实在像山村艺妓。她看见阿华绷着脸不说话,就默默地站起身来有意走了出去。这样就显得更加扫兴了。这样约莫过了个把钟头。他在想:有什么法子把艺妓打发走呢?他忽然想起有张电汇单已经送到,于是就借口赶钟点上邮局,便同艺妓一起走出房间。

    然而,阿华来到客栈门口,抬眼一望散发出浓烈嫩叶气息的后山,就被吸引住了,随即冒冒失失地只顾自己登山去了。

    有什么值得好笑呢?他却独自笑个不停。

    这时,他恰巧觉得倦乏,便转身撩起浴衣后襟,一溜烟跑下山去。从他脚下飞起两只黄蝴蝶。

    蝶儿翩翩飞舞,一忽儿飞得比县界的山还高,随着黄色渐渐变白,就越飞越远了。

    “你怎么啦?”哥特族女子站在杉树林荫下,“你笑得真欢呀。”

    “不要了呀。”阿华无端地又笑起来,“不要了!”

    “是吗?”

    哥特族女子突然转过身子,慢步走进杉树丛中。他默默地跟在后头。

    那边是神社。哥特族女子在布满青苔的石狮子狗旁的一块平坦的岩石上坐了下来。

    “这里最凉快啦。即使是三伏天,也是凉风习习的。”

    “这里的艺妓都是那个样子吗?”

    “都差不多吧。在中年人里倒有一个长得挺标致的。”她低下头冷淡地说。

    在她的脖颈上淡淡地映上一抹杉林的暗绿。

    阿华抬头望着杉树的枝梢。

    “这就够啦!体力一下子消耗尽了,真奇怪啊。”

    杉树亭亭如盖,不把双手撑着背后的岩石,向后仰着身子,是望不见树梢的。而且树干挺拔,暗绿的叶子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