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5章 464.无家可归 (第3/3页)
但是朕想知道,那些百姓为何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愿意跟着贺长年和吕岩两人造反,他们现在有吃有喝有地种,难道对现在的日子还不满意吗?” 刘侠卿道:“陛下,那些人稀里糊涂的,都是被贺长年和吕岩盅惑的,陛下爱民如子,德被万民,百姓,他们对陛下感激万分,怎么会不满意呢?” 刘侠卿忽然注意到,皇帝正一脸严肃地看着他,脸上带着愠色,他吓了一哆嗦,立即拜倒在地,大声道:“陛下,我老刘不会说话,您可千万别生气,别跟我这个老糊涂一般见识。” “你哪里是不会说话?你是太会说话了!”皇帝生气地道:“朕身边的人,朝中的大臣,他们一个比一个会说话,那些人有学问,比你说得还要好听,大家都如此说话,朕满耳听到的都是好话,可是这天下就真的没什么坏事了吗?朕现在连听句实话都难了!现在连你,朕最信任的人,也不和朕说实话了!长此以往,朕的百姓究竟过得怎么样,朕也不知道了!” “臣有罪!”刘侠卿连连磕头,“臣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皇帝道:“朕派你去,就是想听听下面的实情,你不用怕朕不高兴,百姓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学给朕听。” “陛下,他们在背地里。。。骂您。”刘侠卿迟疑着,看了看皇帝的脸色,终于下定决心说道:“那些士卒。。。说您就知道要粮食,要一次不够,还要两次,三次,各种各样的名目,地里的收成都被您收去了,留下的粮食刚刚够他们活命,平时还常有差役,难有闲暇,他们日子过得苦。” “那贺长年吕岩他们,还有他们的手下将领们如何?” “他们的日子倒是过得滋润得很,个个都挺有钱,臣派人抄了贺长年等人的家,抄出的钱财吓了臣一跳,贺长年家中光马蹄金就有几百,那可是几百万钱!还有别的好东西,数也数不清,真不知道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钱。” 这就是了,刘钰立时想到了明朝的卫所制,卫所制就是吸取了古代屯田的经验,寓兵于农,守屯结合。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吹嘘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将领渐渐发展成为大地主,军户慢慢变成了他们的私人奴隶,将领役使军士耕种庄田、为他们樵采,治炭、开窑、修筑私第等等,反正用着都是白用,不用花钱,往死里用。与此同时,还要克扣他们的月粮和军饷,使军户们的生活难以为继。 慢慢地军户全变成了农奴,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 到了后期,卫所军简直不堪一击,在嘉靖年间,曾经有几十个倭寇从绍兴登陆,一路杀到了南京城下,期间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 上林苑的这些军屯士卒,也是长期受到将领的盘剥,再发展下去,就是贺长年等人的奴隶了。各级将领不断加码,都从中搜刮,为自己谋利,普通士卒不懂,只会将这股怨气撒在朝廷身上,说起来是皇帝背了黑锅。 民屯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他们是由各地的地方长官主管,大的屯田区有专门的屯田校尉。国家提供土地和农具,所获收成由个人与国家对半分,这些农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在上林苑,民屯户被临沂和莒两营欺负得够呛,上林苑有屯田校尉,他开始时是不敢得罪贺吕两人,后来便与其同流合污,如今已被下狱问罪。 这几年的屯田成果巨大,使国用丰足,百姓负担减轻,是刘钰迅速崛起的保障,但是运行几年后,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军屯,当时主要是为了安顿一些不肯归民的赤眉将士,如今这些将领有发展成为新的地方豪强的趋势,那些士卒则慢慢演变成为他们的家奴。 皇帝觉得,这个问题早晚得解决。 可是现在,貌似太傅刘侠卿的无家可归问题更加迫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