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好莱坞_第1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节 (第6/11页)

关系也非常硬实吧,北京真没白来,今年这好像同步的大片根本就不多,这可能就是第三部还是第三部……”一边看着镜头掠过了乡间小道,进入了一座雄伟的城堡,珍宝贝一边稍微分神的想道,“连《暮光之城》这样题材敏感的片子居然都能同步,大梦实在是够厉害的了,在中国这一亩三分地上,感觉就是迪士尼这个母公司都得对他们赔笑脸,不过,就不知道这到底是她的功劳,还是切萨雷.维杰里——那个经纪人的本事,那些报道里把他说得神乎其神,说什么失去他是caa的损失……感觉上他好像才是真正说话算数的人,珍妮完全就是被他管着,什么都做不了主,就连公司好像都是由他来管事,珍妮就只管演戏。”

    喜欢把偶像想得有点惨,大概是所有粉丝的通病,虽然这只是八字没一撇的猜测,但珍宝贝的心还是一抽,好像当真就为了珍妮弗开始动情绪似的。不过,当科林走进城堡以后,随着镜头中不经意带出的那份尊贵和典雅,他的心思也自然而然地被吸引了过去:“科林家确实是有钱啊,哎,他和梦露的确是太不同了……”

    #

    “画面太漂亮了……”当珍宝贝想入非非的时候,在洛杉矶的影院里,阿兰也是再一次地感慨了起来,“萨尔维的美感天赋实在太过惊人,这家伙简直缔造了一个奇迹——他简直就是个天才!他和珍妮弗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能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影评人沉溺于电影表层的美感,有点不够深刻,感觉影评人就该关注着电影最核心的东西,但事实上,影评人在很多时候扮演的是一个评估师的角色,比如对于动作片,他们评估的除了剧情、思想、手法以外,肯定还有武打设计,包括演员的打戏表现等等。而美感在这些基本功之中就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能不能把一些平常的事在画面上拍得吸引人,这是一出电影好看不好看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是一出好电影的基石。

    ——当然了,这种美不是肤浅地找一些俊男美女、拍一些美景,而是说通过运镜、光影和取景,结合演员的化妆、表演和蒙太奇,让观众在本能上受到画面的吸引,哪怕导演安排一个花白头发、衣衫褴褛的老人在乞讨,只要这个老人弓着脊背的弧度符合美学,光影处理得好,让整个构图遵循了黄金分割的原理,观众照样会移不开眼光,照样会感觉到自己从这种镜头里汲取了一些信息、愉悦,获得了启发,感受到了一些深度……一句话,他们就会觉得这个镜头看得值,没有白白浪费这几秒钟的时间,电影在刚才的这几秒钟里很精彩,并不乏味无聊。

    对于动作片来说,由于有一个剧情,以及不断的刺激点在,一些过度的镜头可以处理得比较平淡,不去讲究美感,但艺术片就不一样了,很多艺术片本身剧情是很散漫的,完全都是在为思想服务,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拍得特别美,精心营造画面的冲击感、明暗对比,甚至通过色彩本身来讲故事,有一些有本事的导演,你给他一个演员,一桌菜,别的什么都没有,他都能给你拍出90分钟的吃戏,你可能照样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觉得这些菜非常好吃,或者是这些吃菜的动作特别吸引人,也没觉得自己浪费了90分钟的时间。而阿兰本人认为,萨尔维在这一点上天赋是非常惊人的,他不愧是艺术纪录片的导演,非常擅长把一些平淡的过度场景拍得特别漂亮,而且《梦露》这部影片得天独厚的地方就在于,它给人的美感刺激是非常正向的,也就是说,在这部影片里,‘漂亮’和‘美’已经结合在一起了。

    导演的镜头调度是美的,风景是漂亮的,漂亮的风景被有美感的镜头表现出来,就是震慑人心,让人受到强烈吸引,感觉比看了很多特效大片里的视觉奇观还过瘾,就像是刚才的一段过度镜头,科林只是把车开进自己家里,一段2分钟的路程,配合他的自我介绍,‘我生活在一个优秀的家庭,我的父亲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史学者……’,但观众就觉得特别赏心悦目,恨不得科林一直说下去,在这种强烈的美感刺激之下,科林的叙述好像都变得有趣了起来,而他在书房里和父亲以及他的学生对话的场面也是如此,场景的漂亮、演员的年轻俊秀,以及导演在构图和镜头语言上的美结合在一起,让科林的演技甚至都变得非常吸引人,他的一举一动也显得如此有范儿,这种范儿被夸大了,笼罩上了光晕,让人恨不得一看再看,甚至于说是把这些画面截屏下来,反复地欣赏。

    至于梦露,那就不必多说了,珍妮弗.杰弗森本来就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在萨尔维的镜头里,她简直是倾国倾城,她本人对角色完全的投入,以及演技上的再做突破,结合她极为优越的外貌条件,以及萨尔维在她身上那天才的镜头调度,配合着音乐与原版视频,补上的镜头斜拉、蒙太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