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嫁_316 丢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6 丢女 (第3/4页)

    里面的气味难闻极了。

    烟味、泡面味、脚臭味混合在一起。

    是一种特别酸爽的味道。

    或许与后来的高铁站相比。

    这种老式绿皮火车唯一的优点,就是经停的站点比较多。

    很多小站也会停。

    算是给一些小城市的人提供了方便。

    而不是像后来的动车组那样,只在大城市停靠。

    一些小地方,就直接呼啸而过了。

    再加上票价便宜。

    或许,这也是现在这个年代,绿皮火车还继续存在的原因吧。

    还是那句话。

    世界真的很大。

    世界不是只有那几个大城市组成的。

    在很多地图上都不会标记的地方。

    还生活着大量的芸芸众生。

    他们一样需要生活,需要工作。

    当他们背着大包小包出去打工的时候。

    宁愿花上20个小时,在绿皮火车上站一夜。

    因为车票只要30块钱。

    也不愿意花上200块钱,坐3个小时就能到站的动车组。

    你可以说这些人傻。

    说他们不会算账。

    说可以把时间节省下来做别的。

    因为时间是很宝贵的。

    可能你少用了一天在路上,到城里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多挣不止200块钱。

    但很多农民工还是愿意坐绿皮火车。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

    就像是当年罗大娘坐的那趟看望丈夫的火车。

    1000多公里。

    要坐两天一夜。

    中途还要换车。

    在车站换车的时候。

    因为人太多。

    一个女人,要背着行李,要带三个孩子,会显得手忙脚乱。

    所以为了防止孩子走丢。

    罗大娘用一根长绳子,一边系在自己的腰上。那一边系在三个孩子的腰上。

    一个连一个。

    就像是连蚂蚱一样。

    这样就能保证人不会丢了。

    换成的人很多。

    停车的时间很多。

    所以需要换车的人可以说都是像逃难一样。

    大包小包、拖家带口。

    着急忙慌。

    夹杂着大人的呼喊和孩子的哭闹。

    把鞋都挤丢了根本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罗大娘就是。

    满头大汗的下个这个车。

    走过月台,上了那个车。

    可算是把行李安顿好之后。

    这才发现,小女儿不见了。

    绳子松开了。

    不知道是没系紧。

    还是被人给解开的。

    而火车已经开了。

    罗大娘像是疯了一样。

    喊着停车,停车。

    我女儿没了。

    我女儿还没上车呢。

    但这是火车啊。

    又不像是出租车,哪里是那么容易停下来的?

    她所在的车厢,距离车头司机的位置。

    中间隔着十几节车厢。

    中间人多。

    罗大娘又带着两个孩子,唯恐他们再丢了。

    于是等她哭着找到了列车长。

    车停的时候,已经是下一站了。

    回去找。

    去哪里找?

    根本没地方找。

    那个站台上没有。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小女儿根本没从换乘之前的那辆车上下来。

    现在已经不知道被带到哪里去了。

    因为那列火车,一路上还要停靠好多站。

    罗大娘去找过。

    真的是一点都找不到。

    人山人海。

    又不是实名制购票。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流动的火车线上。

    丢了一个连字都不会写。

    只知道“mama”叫“mama”,都不知道mama叫什么名字的小女孩。

    去哪里找呢?

    何况,那个年代,人贩子是那么的猖獗……

    后来,失魂落魄的罗大娘,见到了丈夫。

    她“扑通”一声跪倒。

    打自己的脸。

    说自己对不起丈夫,她把孩子弄丢了。

    丈夫怎么惩罚她都可以。

    离婚也可以。

    罗大爷当然也很难过。

    但他真的很通情达理。

    他知道这不是妻子的责任。

    是他的责任。

    作为家里的男人。

    他整天在外边忙。

    把家里所有的事情,把孩子的抚养,都让妻子一个人在忙前忙后。包括这次带三个孩子来看他。

    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