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6 线索 (第2/4页)
辛苦啊。 当然了,陈丹那时候说得有些夸张。 现在,找人的人换成了严闯。 被找的人成了陈丹。 仿佛成了一种轮回。 严闯从南找到北,又从东走到西。 开始的时候,严闯是集中在河流的下游和支流附近寻找。 他走遍了沿线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落。 希望能找到陈丹的蛛丝马迹。 没有。 什么都没有。 于是严闯真的从日出找到了日落,从大海走到了沙漠。 不是夸张。 是写实的。 严闯的行程,已经不存在目的、规划与路线了。 就是随缘地走。 漫无目的地走。 随心所欲地走。 其实这么的走,这样的找,已经渐渐脱离了寻人的本身。 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了。 但严闯不会停下来。 不能停下来的理由,除了心中还对能找到自己的爱人心存幻想外。 还因为寻找本身,已经成为了严闯麻痹自己的手段。 只要在路上,只要每天风餐露宿,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面如枯槁,那他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回忆。 去痛苦。 才可以欺骗自己,自己还有与陈丹相逢的那一天。 梦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走吧,走在这个没有方向,没有终点的旅程上。 就像是电影《阿飞正传》里面的台词说的那样。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然后,又是一年过去了。 除了当事人,几乎没有人再去回忆起当初那惊心动魄的事故了。 当初的景区,现在又经过了精心的开发,游人更加踊跃。 包括当时出事的后山瀑布,现在也规划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 很多人都爱在此处拍照留念。 只是在崖边上,多了一排坚固的护栏。 似乎在无言地诉说,之前曾经发生过的悲伤故事。 这年的年底。 在严闯当初捏泥人的那个古镇上。 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节正在举行。 当初在严闯的倡议下,古镇把有特色的民俗产品都放到了互联网上推广。 现在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在网上有声有色了。 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甚至有好几项,都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包括这次的民俗文化节,也是成了国内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当地组办方特意把严闯叫回去参加了。 毕竟他对古镇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 严闯本不想去,但架不住组办方几次三番地邀请。 特别是泥人师傅的邀请。 于是就带着一身的风沙和疲惫,时隔一年多,再次回到了那个古镇。 这次文化艺术节,我也来参加了。 所以后面发生的事情,我都是见证者。 当时的激动与狂喜,即使时隔多年后,我也是依然记忆犹新。 …… 作为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泥人的展台前,挤满了人。 文化艺术节的格局是这样的。 在露天的会场里,有很多列长长的桌子。 桌子上,摆放着各具特色的民俗产品。 然后各产品的手艺人们,都是在桌子后面。 或者现场制作,或者现场讲解他们的产品。 这些能摆出来的产品,自然都是可以出售的。 上面都明码实价地标了价格。 泥人展台足足有三米多长的桌子。 上面最显眼的,就是泥人老师傅的得意之作。 “梁山好汉”。 这是一个群像。 足足108个梁山好汉,都被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莽撞的李逵,俊秀的燕青,鬼祟的时迁……不论是容貌还是服饰,都是栩栩如生。 这一套作品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纷纷驻足观看。 拍照发朋友圈。 展出不过一个上午,已经有很多人问价了。 最后国内一家很出名的博物馆,以108万的价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