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喘气_第1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节 (第2/4页)

消失个无影无踪。任谁都能看得出,那雪龙山里,肯定藏着什么秘密,而赵老头故意用帛书为引,将吕肃引开,这个秘密,只怕也与帛书有关,于是吕肃计划,立刻入雪龙山寻人。

    但时至隆冬腊月,终年积雪的雪龙山,更是天寒地冻,白雪皑皑,旅游景区都封山不准游客进入了,气候条件可想而知,在大冬天里,进入雪龙山深处,无异于找死。

    吕肃和哑巴商议,即便要找人,时间也只能延后了,至少得等到春天。

    而在这段时间里,吕肃将赵二爷那边严密监视起来,一但赵二爷等人出现,便会立刻收到消息。现如今,已经是二月,赵老头几人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离奇的是,他经营的产业,却依旧运转正常,因此这段时间,吕肃便开始以此为线索往上追查,终于查到了一个关键人物。

    这人是赵二爷的得力干将,与死去的卫南京齐名,但由于卫南京活着时,比较受赵二爷青睐,因此一直和卫南京不对头,心里也暗暗不满赵二爷对自己的不公。

    这人叫于劲川,吕肃潜入他家时,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询问赵二爷的事。

    这人忠诚度不高,再加上吕肃这厮,实在是玩弄人心的好手,没多久便招了。

    那帛书,果然在赵老头手里。而赵老头之所以研究那一批信使,这次又失踪在雪龙山,也和那份帛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坦白给了吕肃。

    赵老头手里有一份帛书,哪里来的,有什么用,于劲川这些人,自然都不清楚,但唯一清楚的是,赵老头一直想破解帛书上的秘密。他曾将帛书上的内容拆分开来,先后找了很多文字破译人员进行解读,但都没什么收获,直到一位蒙古族出身的同行出现,才发现一丝端倪。

    那位同行看完后,思索片刻,说帛书上面的图案,是一副地图,但这地图和普通地图不一样,它只有主体,没有具体的地点,而旁边的文字,很类似萨满的‘神语’,严格意义上讲,神语不算是一种语言。

    这种神语通过翻译后,可以填充在地图主体上,形成一副完整的地图。

    内蒙在某一时间,曾经是萨满教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此,赵老头派人去内蒙,寻找厉害的萨满师父,进行文字破译,于是于劲川去了内蒙,由此,牵扯出了帛书中所隐藏的巨大秘密。

    ☆、第三十二章    普真

    由于对其中内容的重视,于劲川按赵老头的吩咐,将帛书拓印成好几份,找了内蒙一带的名家,诸般艰辛在此不表,一切妥当后,帛书中所隐藏着的秘密,也就此浮出水面。

    当年,陈词走访四地,最后又带着这份帛书,进入了巨耳王墓,很显然,帛书里面的内容,和巨耳王墓有很大的关系。而于劲川所破译出的帛书里,是一份地图,和一段隐晦的介绍。

    这是一座古墓内部的结构图,事实上,就是巨耳王墓的构造图,而根据帛书上的记载,这份地图的拥有者,便是曾经设计和督建巨耳王墓的一位大师,并非汉人,名叫‘普真’。在当时,普真是滇地一代的风水大家,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汉地生活,将少数民族风俗,与汉族的葬俗融合在一起,自成一家,在当时极富盛名。

    在中年后,他回到故乡,不久,便是宝象女王和巨耳神象逝世,按照宝象女王自己薄葬,巨耳厚葬的遗嘱,当时的普真,奉命设计了巨耳王墓。据说,巨耳王墓,是一座倾尽了小哀牢国力的千年大墓,有‘神墓’之称,也是普真毕生智慧之所在。他私下里留了一份结构图,以神文密码的方式保存下来,也就是说,除了萨满教的大师,是没有人能看懂的。

    在巨耳王墓建成之时,普真也是迟暮,他一辈子给别人造墓,深受墓葬文化的影响,对自己死后的墓xue看的极其重要。当然,他没有小哀牢过的财力,自然不可能再造一座如同巨耳的古墓,因此,他将自己的墓葬之地,选择在了玉龙的茫茫雪山之中。

    宝象墓、巨耳墓、以及普真自己的墓葬,在滇地的龙脉之上,形成了龙点睛,鹤展翅的格局,遥遥呼应,气象磅礴,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份巨耳的结构图,便随着普真入葬了。

    可以断定,普真被人的葬地,是位于玉龙雪域之中,那么,这份帛书秘图,之所以能流传出来,显然是被陈词给倒出来的。那么,陈词手里既然有这一份地图,为什么还是死于巨耳王墓的机关之下?

    是陈词后期的破译出了问题,还是出了什么别的变故?

    那么,赵老头为什么在破译了这份地图后,又开始制造信使呢?

    他进入雪龙山中,难道是为了普真墓?

    当年,赵二爷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