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节 (第3/4页)
了起来。许如心很想唤醒王锦言,也很努力的做了她能够做得到的一切。然而很可惜的是,她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说起来,许如心也觉得很是伤心和无奈。自打嫁给王锦言,她就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想当初还在上米村的时候,她动辄就会被王大娘欺负,在家里做了不少的粗活和累活。 好不容易熬到五水县,看着她是不用干活了,家里也有了伺候的下人。可那个“家”不是她的,变成了张倩儿的。她的夫君也不再是她的,还是变成了张倩儿的。 许如心曾经也是何其高傲之人?为了王锦言的科举,为了王锦言的前程,她容忍了一切的不公,直把自己踩在了尘埃里。 可她最终换来的是什么?王锦言对她的柔/情/蜜/意早就不在了,留下的只有满满的无视和不耐烦。她每日就好像是王锦言身边的下人,就只负责给王锦言做饭,帮王锦言洗衣服、打扫院子…… 如若王锦言前程似锦,一路飞黄腾达,如于书楷一样而今顺利被封官,再大的委屈在许如心眼里也是值得的。毕竟因着王锦言,她变成了官夫人。从今往后,就该是她的好日子了。 可是,王锦言落榜了呀!完全不在预期的结果,直把许如心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度许如心甚至怀疑,是不是哪里弄错了。张贴红榜的写错了名字?还是考官将王锦言的考卷弄混了? 无论许如心在心里如何猜想,事实就是事实,王锦言不可能从落榜变成榜上有名,更加不可能如于书楷这般一飞冲天、光耀门楣! 所以在意识到事情的真相再无法更改之后,许如心很快就托人给五水县送去了口信。再紧接下来,王大娘便风尘仆仆的带着自家大孙子匆匆赶来了府城。 听闻许如心居然安抚不住王锦言,王大娘很是不客气的骂了许如心一顿,只觉得许如心越发的没用了。 随后,王大娘花了很大的功夫、费了不少唇舌,勉强终于将王锦言给劝醒。母子两人约定好,不松懈、不放弃,继续奋斗下一个三年,全力迎接下次会试的到来! 而在会试到来之前,他们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立马去办。那就是,重新为王锦言拜一位新的夫子。 目前对王锦言来说,最合适、也是最知根知底的两位夫子无疑就是于书楷和李君懿的老师了。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两位老师王锦言都去拜会去,却都没能成功拜师。 按着王大娘的说法,之前没能成功,是因着时机不合适,他们家又确实没有过硬的关系。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他们做足十全的准备,再怎么样也肯定能拜一位夫子成功的。 而王大娘所说的“十全准备”,毫无疑问就是从于书楷这里下手了。没办法,除了于书楷,他们确实找不到更合适可以跟那两位夫子攀附交情的法子了。 毕竟之前王锦言已经报过张夫子的名号,可并没有任何用处。而且相较之下,王大娘还是觉得于书楷的夫子比李君懿的夫子更好拜师。 原因无他,李君懿的出身比于书楷和王锦言都要好,能拜到的老师在王大娘心里自然也是不一般的。 反之,王锦言和于书楷是一样的出身,于书楷能拜的老师肯定也能欣赏并且看重他们家王锦言。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和念头,王大娘今日特意来向于家低头了。 其实对王大娘而言,要想说出她此刻心里的所求,委实有些难以启齿,也很是让她感到丢脸。可如若她不说,王锦言就没有出头之日。这个老师不能拜成功,只怕下次会试王锦言也不一定能榜上有名! 事关科举,王大娘不敢马虎大意,也不敢掉以轻心。哪怕心里很是不自在,她也还是来了。不但来了,王大娘还红着脸将他们家王锦言想要拜师的所求如实说给了于大娘知道,只盼望于大娘能高抬贵手,不要为难他们王家。 “什么?拜师?”于大娘听完之后,直接就傻眼了。 那什么,王锦言拜师不是大事,跟他们家也没什么关系。他们家管不着,也拦不住。可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